——《山外青山》副刊他山之玉 本期主题赴美 IPO 定价把戏刊首语大家好!《他山之玉》是市场部推出的又一刊物,作为《山外青山》的副刊,创刊于 2024 年11 月 11 日,正略钧策创立 15 周年之际。本刊内容均出自于《财经》、《IT 经理世界》、《中国企业家》等重点刊物的封面文章,具有权威性、时效性、准确性,发行周期为每周一期,每周五发送,供大家能够及时了解更多的“大事件”。本期文章选自《经理人》杂志 2024 年 3 月刊第 200 期——《赴美 IPO 定价把戏》。KM 查看路径:知识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组织文化-公司内刊-他山之玉《他山之玉》编辑部2024 年 3 月 25 日透视赴美 IPO 定价玄机看透游戏规则,争取最大主动权当当网 CEO 李国庆与“大摩女”的微博大战,使得国内企业在赴美上市过程中,与投资银行(以下简称“投行”)的利益冲突问题,暴露在公众视野。李国庆的一声怒吼,将双方的冲突以极端的形式表现出来了。对此,有人评论说:“这事其实不是啥大不了的事,就好像二大妈卖了蒜头给三舅爷,觉得卖便宜了骂骂咧咧,又怎么了?”纵然,企业公开发行股票也是一种买卖关系,股票发行人是卖方,股票认购者是买方,投行则是买卖双方的中介。但是,股票作为一种金融产品,其价值绝不像大蒜一样一目了然,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造成价格扭曲也是常有的事。李国庆与摩根士丹利的冲突,让我们不得不反思,中国企业赴美上市过程中,国际投行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一般认为,投行是企业上市的推手,企业的目的在于上市融资,投行的目的在于促成企业上市并从中赚取佣金,因而投行与企业之间利益是一致的。但是,在大利益一致的情况下,双方是不是还存有小利益冲突呢?国际投行的游戏规则是怎样的?在与国际投行合作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哪些利益冲突?如何跟国际投行打交道?为此,《经理人》分别采访了数位已经赴境外上市的企业 CEO,以及一些国际资本圈的业内人士,综合其观点及体会,对拟上市企业与投行双方各自的利益诉求及利益冲突点,予以详细地解剖。其实,IPO 是多个利益相关方(拟上市企业、投行、机构投资者等)复杂博弈的过程。对于企业来说,即使自己无力改变游戏规则,也要力求看透游戏规则,使自己在与利益相关方的博弈中争取最大的主动权。详解投行本质企业上市时投行的职能,简单地说就是帮公司卖 IPO 时发行的股票。没上市的时候,企业都是私有公司(private company),只有通过首次公开发行(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