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的多种资源整合教学 摘要:本文简要说明了以下几点:小学体育中各学科、师资、学生等多种资源整合教学。健康的身体是时代进展的需要,也是生存之本。现如今,身处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身体是所有活动之本。因此,体育学科作为校园生活中唯一锻炼学生体能的学科,显得尤为重要,需严格把控。 关键词:小学;体育学科;多种资源整合教学 体育教学不同于其它学科,其没有分数的约束和传统教学模式框架,学习内容颇为广泛,不但涵盖运动技巧、游戏和身心健康教育,还能够锻炼学生适应能力,拓展学生视野,既能涉及到课堂教学内容,又能与课外资源相结合,是拓建校园内外生活学习的桥梁。为了达到新课标的要求,笔者根据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对体育教学中多种资源整合做了具体分析。 1 体育教学与多种学科整合 多种学科与体育学科整合指的是将学科之间界限淡化,例如:体育教学跳绳时,若仅是练习简单的甩跳动作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相反,若是与音乐教学中的节奏感教学相整合,让学生根据音乐节奏起跳并控制跳绳速度,既能达到腿部练习要求,又能在跳绳的同时锻炼学生音乐节奏感,加之小学生本就对声音甚为敏感,这样能充分满足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需注意的是,利用此种方式进行整合教学时,音乐的节奏感切不可过于强烈,以免适得其反,学生跳绳的步伐无法跟进强劲的音乐节奏,反而会使学生反感跳绳练习和音乐学习。组织学生拔河竞赛时,可结合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中《学会合作》一课,让学生了解课文内涵,激励学生参加拔河竞赛,在实践中体会文章中心思想,切身体会到团结的力量。以此类推,整合各个学科深化到小学体育教学,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全方面进展,不但能达到锻炼身体素养的目的,还能在运动的同时动脑思考。课本知识本就来源于生活,来自人类自身活动,这样既能使课本知识回归学生,又能达到育人的目的。 2 整合老师资源 小学生的年龄段大多处于 8 到 13 岁之间,这个阶段的孩子生性好动、活泼、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都较强,也具有极为强烈的模仿能力。因此,老师在这一阶段可以说是学生未来身心进展的引导者。老师应以身作则,坚持体育锻炼。整合老师资源可理解为对每个个体老师的教学观念、方式和素养等方面的整合,尤其是教学方式和教材优化中。近几年,新课标不断改革,不少学校已经一改传统教育,向新课标标准努力。但由于学校和老师在这一目标上都没有经验,因此常常出现东施效颦的现象。尽管新课标对小学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