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百朵各自香——我是最棒的胡德坤 一、基本情况 何官正是一位初三学生,他性格向,平常不善于跟同学们打交道。平常不拘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面对同学们的嘲笑,他觉得自己这儿也不行,那儿也不如别人,缺乏竞争勇气和承受能力,导致自信心的缺乏。辗转反侧,如何帮助他增强自信心,走出这个阴影呢? 二、案例分析 1.个人因素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性格向,不拘言笑。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听讲不太仔细,容易走神,老师课后布置的预习和复习工作不能有序进行,课外作业也不能与时、仔细地完成。长此以往,学习成绩便越来越不理想,便产生了严重的自卑感,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精神萎靡,无法振作。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长此以往,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进展。 2.家庭因素 何官正的父母文化水平不高,对他的学习不能有力地指导,孩子过重的压力在未能达到父母期望时,便使孩子形成自卑心理,怀疑自己,否定自己不安、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也会随之而来。 3.老师因素 在学校里,假如老师对一些同学尤其是学困生不够了解,关注不多,就容易造成对这些同学的评价偏低。 这些同学便逐渐产生失落感,在老师那儿他们得不到适时的表扬和赞美,又会受到同学们的奚落和家长的不满。长此以往便否定了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想法,慢慢不信任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也越来越不自信,此时自卑感就慢慢占了上风。 三、辅导策略 满满的自信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生活、学习大有裨益,那么究竟该如何引导学生增强自信,正确地评价自己呢? 1、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有进步要求的,都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好学生。我也认为只要孩子智力正常,没有都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都的老师。为了去除何官正的畏惧心理我在课余时间常常有意无意的找他闲谈,让他帮我抱作业本、发作业本,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判他,发现他有所进步与时表扬,在上课时常常用眼神来鼓舞他,还常常对同学说:“看,何官正今日坐得真端正,听课非常仔细!”“何官正同学回答问题声音大了,能让我们听得清楚。”“何官正同学……”渐渐的,何官正开始喜爱和我接近了。一次,我进行课堂巡视时,他主动冲我笑了。 2.家校沟通,促进自信。 何官正自信心缺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教育环境与方式。因此,我常常与家长联系,详细地分析了何官正在校的表现与其各种原因,共同商量解决孩子不良心理状况的办法,建议家长选择适当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