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考核及激励 摘要: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是校内人力资源的组成部分,是高校为了达成教学目标,通过一定的机构与制度,发挥的管理与行政职能,是高校教育意志的体现。行政管理是为高效教学、实践等教学活动进行时提供辅助与支撑的机构,对实现教育目标有着重要的作用。现阶段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在工作中由于工作量过于繁杂、晋升空间少、待遇不高等问题,形成了职业倦怠的状态,工作缺乏热情,而这种问题是否可以通过,员工的考核制度与激励制度进行解决,以及如何解决,是本文中将要论述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员工考核;激励制度 高校教育机构是社会未来人才聚集之地,承担着为社会培育人才、科学讨论、社会服务等重要责任,是社会建设与进展的重要支持。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肩负着行政管理与教育学生、服务老师等多种职责,是高校中较为特别的管理机构。随着高校在社会进展中的作用逐渐提升,需要不断的提升高校的管理制度,行政管理人员是高校行政管理的执行者,其工作态度与效率将直接影响到高校行政管理的效果,为有效的提升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进行有效的考核制度与激励制度的建立是必要途径,文中将展开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如何实施考核制度与激励制度。 一、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工作分析 1.工作量繁杂效率较低。社会对高校职能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伴随着教育的深化改革,使得高校内部不断进行各项改革,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能、工作内容、工作目的等都在逐渐发生改变,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在学校改革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需要完成的工作量不断增加。同时高校行政工作人员的工作较为繁杂,具备了专业性与突发性的特点,如此工作环境与工作状态,使得高校行政管理人员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下,形成严重的心理负担,长期重复的工作模式形成了行政管理人员的倦怠感。 2.工作热情缺乏。目前多数高校中有实行高校行政人员的考核制度,但是行政人员的工作业绩没有办法用数字表示,绩效考核制度缺乏针对性,存在不完善之处,容易造成形式化,使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受挫,出现“做好与做不好是一样”的错误认知,形成无所谓的工作态度,长此以往员工逐渐丧失了对工作的认可与热情。高校行政管理中部分人员长期处于被动的工作状态中,缺少制定定向与动力,使之逐渐减少工作责任心与服务意识,影响到高校行政管理的进展,而自我素养也不能够得到提升。 3.晋升空间较少。晋升是激励员工努力工作的最有效途径,而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