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会计专业课教学应用讨论 [摘要]“互联网+”的蓬勃进展,对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本文通过创建在线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课堂教学管理平台、探究“互联网+”时代高职老师角色转型策略三方面来探究“互联网+教育教学”在高职会计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为高职老师探究职业教育新模式并做好自身角色定位转型提供帮助。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会计;专业课教育教学模式 “互联网+”的蓬勃进展,对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高职会计专业课教学应适应“互联网+”所带来的信息技术的新挑战,主动应对,基于“互联网+”视角下努力寻找更优化的资源配置方案。会计专业课老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尝试“互联网+教育教学”新模式,以解决经济社会进展升级对职业教育提升的新要求,满足受教育者对知识多样化、个性化的新需求。 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教学现状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是一门集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于一体的学科,开设课程的普遍目标是以会计理论知识为基础,能将理论应用到企业实际经济业务中。但目前以理论知识讲授为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数字化土著”学生一代。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课堂参加度逐渐降低,学习主动性下降。高职会计课堂上“玩手机的低头族”、“逃课找人代签到”、“老师一言堂”、“布置任务无人参加”等现象非常普遍,老师授课成就感低。 二、“互联网+”视角下高职会计专业课教学模式改革必要性 (一)改进传统专业课教学模式及课堂管理方法探究。“互联网+教育教学”在高职会计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其根本意义在于寻找一种方法,改革现有专业课传统教学模式中不适应的部分,而“互联网+”概念的提出为解决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能。互联网有着丰富的资源,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在线学习,打破了传统“教与学”的时间、空间界限。利用这一特性,课上可利用互联网资源完成课堂签到、资料查找传递、随堂实时测验、学生反馈掌握学习效果、作业提交等一系列课堂教学和管理工作;课前和课后的“业余”时间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完成在线答疑、根据重难点制作微课程上传、与学生有效沟通等。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老师完成角色转型,由传统单一的“知识讲授者”,转变成“教学引导者”,增强学生参加课程学习的主动性,增强老师专业课教学的成就感。(二)探究高职会计老师课堂角色定位及转型策略。高职老师的定位与本科老师不同,因为高职的教育对象即学生在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上均不强,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