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孤 独 之 旅曹文轩学习目标 1 .理清故事情节,了解主人公成长的历程,把握课文主题。 2 .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掌握鉴赏小说的方法。 3 .感悟人物的成长历程,扩展视野,丰富情感体验,树立奋进信念,培养战胜孤独的勇气。 曹文轩,当代作家。曹文轩,当代作家。 1954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农村。年生于江苏盐城农村。 19741974 年年考进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后考进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后留校任教。现任北京大学教授、留校任教。现任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山羊不吃博士生导师。著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天堂草》《草房子》《红瓦》。 本文选自长篇小说《草房本文选自长篇小说《草房子》。子》。梳理情节开端:无奈失学,随父放鸭。无奈失学,随父放鸭。发展:芦荡放鸭,感受孤独。芦荡放鸭,感受孤独。高潮:遭受磨难,雨夜找鸭。遭受磨难,雨夜找鸭。结局:鸭子下蛋,小康长大。鸭子下蛋,小康长大。 人离家原因有三:一是外面有一个广大无边的世界。二是离家也许是出自无奈。三是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在召唤着他。 —— 曹文轩散文:《前方》资料助读 第一,杜小康在一年级的时候就拥有了一条油汪汪的皮带,而油麻地小学的学生到了六年级也只能用草绳当裤带,所以,杜小康上厕所的时候总有一些孩子呆在边上痴痴地看。 第二,杜小康拥有一辆自行车,而 60 年代初的油麻地几乎找不到第二辆自行车了。此外,这优越感还来自他的学习,他是班上成绩最好的一个学生,而且还是班长。品味孤独 有些孤独,其实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无法回避的元素。我们要成长,就不能不与这些孤独结伴而行。 —— 曹文轩 跳读文段,画出体现杜小康孤独的词语、句子或段落,并陈述你的理由。 (提示:可以从人物的心理、语言,行为描写、环境描写等方面去感受)“ 饱了吗?” “ 饱了”“ 你饱了吗?” “ 我也饱了”“ 就在河里洗碗?” “ 就在河里洗碗!”“ 困吗?” “ 不困!”干巴巴的对话,表现了生活的单调、精神空虚。 离乡背井的孤独别离母亲与伙伴的孤独空旷浩茫环境的孤独单调乏味生活的孤独感受成长 小说通过杜小康与父亲离家到芦苇荡放鸭的经历的叙述,描写了杜小康从幼稚、软弱、恋家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心灵成熟的男子汉的过程。 后来,所有的鸭子都没有了,鸭蛋也泡汤了,父亲又病倒了。但杜小康却变得越来越坦然,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