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本草名著简介一、《神农本草经》春秋战国时期,临床中医学的迅速发展使临床药物学知识不断积累,至秦汉,国家得到了统一,医药学本身的发展也要求对药物学进行一次全面而系统的总结,《神农本草经》遂应需而生。该书为秦汉以来多位医药学家不断搜集整理,由政府征集,大约至东汉初年成书。全书载药 365 种,依据药物功效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系统、全面、可靠地总结了秦汉以前医学界和民间的用药经验,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学经典专著,成为魏晋以下历代研究本草学的必备参考书和经典钻研对象。本书辑选尚志钧、尚元胜校注《中医八大经典全注•神农本草经》(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 年 7 月)中有关内容,但对一些神仙、道教思想内容,如“紫苏……久服轻身不老,延年神仙”之类进行了删减。二、《名医别录》梁•陶弘景撰写了《本草经集注》,该书在《神农本草经》基础上新增补药物三百余种,结合《神农本草经》原有药物,共计七百三十作种,广泛收集了汉魏晋以来诸名医在多种《神农本草经》传本中新增药物及(或)新的临床功效。多部早已失传的汉晋时期本草学名著,如的华佗弟子吴普、李当之的《吴普本草》《李当之药录》中(部分)内容即可见诸本书。陶氏将其全面收集整理,名之曰《名医别录》。该书以其疗效确切、内容丰富的价值挤身于经典著作之列,仅次于《神农本草经》,对后世影响广泛而深远。本书辑录了由尚志钧辑校《名医别录(辑校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年 6 月)中人关药物及论述。限于篇幅,对临床功效以外的内容适当进行了节删。三、《药性论》唐•甄权著。甄氏为隋末唐初人,曾仕隋,至唐太宗时年已一百二十岁,以医药名世。该书注重结合临床实际议论药物性味主治,所论甚详,尤以君、臣、佐使、使用禁忌等资料收罗较多,并多举方剂印证,对临床指导很大,对后世药学家及临床家都有较深刻影响。四、《唐新修本草》唐•苏敬、李勣等编篡。唐代国力强盛,经济、文化发达,此时期出现了不少新药、外来药。加之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时值南北分裂,对北方药物载录不全政府遂命苏敬等修订本草,历经 2 年修成。本书对唐以前本草进行总结修订,并以图文并茂方式开创了本草著作先河。因该书为首次由政府组织颁行的药学专著故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上第一部药典,对当时国内外医药学界影响较广。流传近三百六十余年,至宋开宝年间,北宋政府以此为基础修篡《开宝本草》,从此《新修本草》便销声匿迹。本书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