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川资中,成渝沿线唯一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始建于西汉武帝建元六年,历为州、郡及县两千余年。孔子之师苌弘、南宋状元赵逵、宰相赵雄、清末状元骆成骧等名士辈出于此,文风鼎盛、风流千古;更长期兼为川中商贸中心与物资集散地,商贾云集、贸易兴盛……而跨入新世纪的今日,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却因经济滞后而临时明珠蒙尘、步履蹒跚。故此,在着力建设经济大县的同时,挖掘资中优秀文化传统,保护历史文化遗迹,以重现古城文化风采,再造资中璀璨星光,显得尤为重要。一、资政育人的济世情怀国英兄还写了许多文史文章,通过报刊发表和网络传播,让无数的外乡人读其文而详知资中、奔赴资中;让家乡儿女更加热爱资中、建设资中。正如他在文中所说:“了解自己家乡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不仅能产生对家乡的热恋之情,更能鼓舞资中儿女建设美好家乡的斗志和热情。”国英兄以家乡开展为己任的赤子情怀,让其文史文章散发出一种强烈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在著书立说、播送文化的同时,国英还为我县文物保护工作做了大量的实际工作。作为一名有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政协文史委员,他屡次于政协提案里对文物保护建言献策,并不辞辛苦,多方呼吁,终于使提案变成了现实。比方我县许多处申报省级、市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成功,国英兄都功不可没。二、秉笔直书的史家态度文史讨论是严肃之举,不可随心所欲改动。作为文史讨论者,须做到功不抹过不饰,秉笔直书的优良传统不可丢。假设一味迎合某种风气,或为了突出某人功绩,致使历史真相扑朔迷离,面目全非,这是违反科学、扼杀文明的大错。三、严谨治学的学者风范国英兄的严谨治学还表现在他对资中文史讨论的方案性和系统性。他36 年来的文史讨论,最初仅从兴趣着手,随着讨论的深化和执著,逐渐摆脱了当初的随意性,形成了自己的文史讨论方案和方向,并在书斋埋头耕耘、潜心治学。前文提到的从 1986 年到 2024 年共 26 年的时间里,他著成的《古城春秋》丛书书稿,就收录了他有方案、全方位讨论资中的文章200 余篇,照片上千幅,这实为国英兄用全部心血和才情讨论家乡文史的鸿篇巨作。我们热切期盼国英兄的这套丛书早日付梓出版,以飨读者。不仅如此,国英兄的讨论文章还得到了文友们的交口赞扬。四川省知名中青年作家、资中县作协副主席曾训骐诗曰:“正月里来是新春,老师大作见风神。高山仰止学宋老,热爱家乡感情深。”四川省知名青年作家曹永胜说:“宋老师的文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