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协和学到的 10 件事30 岁后,什么时候退休,是个大问题。回答这个问题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国家规定,现行是男性一般 60 岁退休、女性 55 岁退休。听说因为社会老龄化日趋严重,有关部门要延长退休年龄。再比如,挣到够花,马上回家。当然,现在够花将来是否够花,需要充分考虑通貨膨胀和欲望膨胀。我还有一种针对自己的算法:我的工作年限至少要等同我的上学年限,否则我会觉得愧对社会,内心不安。我小学、中学“义务”教育 12年,协和医科大学“义务”教育 8 年,美国 MBA 教育两年(也是拿了美国提供的奖学金)。2024 年春夏之交,我受协和,去协和医大近百年历史的小礼堂,给小我 20 岁的师弟师妹讲协和传统。我用劲儿想,协和 8 年教育,我学到了什么。我觉得我在协和学到了 10 件事。第一,系统的关于天、地、人的。在北大上医学预科,学了 6 门化学,和北大生物系生物化学专业学生学得一样多。学了两门动物学:无脊椎动物学和有脊椎动物学。还学了各种和医学似乎毫不相关的东西,包括微积分。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所学基础医学,当时学了大体解剖、神经解剖、病理、药理等,从大体到组织到基因,从宏观到微观,都过了一遍。在协和医院学临床,内、外、妇、儿、神,都过了一遍。去北大之前,我们还去了信阳陆军学院军训一年。当时学了如何带领一个 10 人左右的班级、如何攻占一个山头、如何利用一个墙角射击、如何使用 3 种枪支等。军校期间,我看了 11 本英文小说,其中一本是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现在回想起军训、北大、基础、临床,我常常问一个问题:学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啊?第一点用途:在大尺度上了解了人类,了解了我们人类并不孤单,其实我们跟鱼、植物甚至草履虫有很多相近的地方。第二点用途:所有学过的,哪怕基本忘了,假如需要,我们知道去哪里找。因为我们学过,我们知道这些知识存在,我们不容易狭隘,不狭隘往往意味着不傻。第三点用途:知道不一定所有东西都需要有用。比如当时学“植物”,我还记得教植物学的汪劲武教授带着我们上蹿下跳,在燕园里看所有的植物物种。后来我读过一句诗,“在一个春天的早上,第一件美好的事是,一朵小花告诉我它的名字”。第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真务实态度。首先,要承认自己的无知和无能。学西医内科的时候,老师反复强调,80%的病不用管它,自然会好,这叫自然疗法。这反而映衬了我们对很多疾病并不彻底知道其成因,并不确定什么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