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观、儿童观和老师观教育观、儿童观和老师观 教育观:即人们对教育的根本性的看法和态度;核心是“教育为了什么”,即教育目的。 素养教育: 一、什么是素养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 素养教育是依据人的进展和社会进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养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体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二、素养教育的内涵 1、素养教育以提高国民素养为根本宗旨 2、素养教育是面对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养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进展的教育 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进展; 全面进展不等于平均的全面进展,而是和谐的全面进展。 4、素养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进展的教育 把人的个性看作是人性在个体上的反映,是共同性与差别性的统一,因此教育在重视人的全面进展以外,也应当促进学生的个性进展; 素养教育是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教育。在承认人与人在个性上存在差异的基础上,从差异出发,以人的个性进展为目标,实质上是一种个性进展的教育。 5、素养教育是以培育学生的制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养教育的时代特征。创新教育是素养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育提出挑战的回应。 三、外延 素养教育是连贯的、全方位的、全过程的教育活动。素养教育是终身的,不是对特定阶段、特定学校提出的要求,而是对各级各类学校提出的要求。 四、素养教育的要求: (1)德育为先 (2)能力为重 (3)全面进展 国家实施素养教育的基本要求: 面对全体幼儿;促进幼儿全面进展;促进幼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育;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地进展;着眼于幼儿的终身可持续进展。 五、(幼儿)素养教育的特点: 1、基础性:基本素养(人之为人的素养底线) 2、进展性:原有基础上进展 3、自主性:主体性(三个“自我”: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进展) 4、全体性:全民族、全体适龄儿童(教育公平) 5、全面性:全面进展与个性进展相结合 6、未来性:面对未来(前瞻性) 六、幼儿素养教育的内容: ① 思想道德素养的教育;②科学文化素养的教育; ③ 身体及心理素养的教育;④审美素养教育。 七、幼儿素养教育的策略: 1、从小事抓起,培育幼儿积极成功的心理情绪 2、以导为主,以教为辅 3、贯彻素养教育,提高幼儿综合能力 ① 注重幼儿兴趣的培育 ② 强化幼儿习惯的养成 ③ 重视幼儿智力的开发 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