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探究[摘要]高职院校打造建设具有鲜亮个体特征的校园文化,推动高职教育改革进展,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品位。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有顶层设计、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建设。[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相对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具有实践性、职业性、行业性的特点。在新的进展形势下,建设具有鲜亮个体特征的高职校园文化,推动高职教育改革进展、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品位,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走内涵式进展道路,提升办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涵高职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和行为法律规范的积淀,是学校开展教学教育活动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导向,是学校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传承和积累。具体而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包含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四个内容。1.物质文化。校园物质文化是包括学校的建筑物、自然物、各种设施以及环境风貌等各种客体实体的总和。这些客体实体已经融入高职院校师生的价值取向、精神理念和知识追求,是自然物的人格化,承载了学校师生的情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2.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高職院校在开展实施校内外活动过程凝练形成的价值观体系及精神传承,集中反映了学校独特的特点和与众不同的个性及精神面貌,主要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价值观念、文化传统、校训和办学宗旨等。高职院校的校址可能会变迁,校园也许会拓展新建,但不变的是师生的精神情怀、学校的精神品质和永恒的信念。3.行为文化。行为文化是师生在开展办学实践活动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文化行为和价值取向,是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办学理念和精神情怀在每个人身上的动态反映。它主要包括学校的管理机制运行、师生的行为法律规范、老师的教育教学和学术讨论、师生的校园生活在内的各种行为方式以及由此而形成学校富有自身特色的校风、教风、学风。4.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学校开展实施校内外活动过程中为保证活动正常开展而制定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法律规范。它是以大学章程为基础的管理规章制度的总和,主要包括有关高职教育的法律法规、学校管理规章制度以及师生在教学、科研、生活中的共同准守、相对稳定的行为法律规范、习俗等。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特征1.实践性特征。与高职办学性质相吻合,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既强调实践性,又强调可操作性;注重培育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