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著名的书画家郑板桥历经三代皇帝,享年 73 岁,算是那个时期的高寿之人。郑板桥做县令时,曾写了一封家书,把自己的养生要素归纳为五点:一黎明即起,吃白粥一碗,不用粥菜;二饭后散步,以千步为率;三默坐有定时,每日于散学后静坐片刻;四遇事勿恼怒;五睡后勿思想。这些即便是在现在看来也有不少值得借鉴的地方。 黎明即起 白粥一碗“郑板桥曾在江苏兴化老家的厨房门联上写过一副对联。其联为: 青菜萝卜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 。这是郑板桥日常饮食生活的缩影。吃的是青菜、萝卜、糙米饭,虽然生活简朴,却不乏养生真谛。即便是早餐不用粥菜的一碗白粥也充满了浓浓的养生味道。享寿 86 岁高龄的清代著名养生家曹庭栋,将古人的养生心得与自己的实际经验结合,写“”“成 养生随笔 ,命名为《老老恒言》。曹庭栋在该书《晨兴》篇中说: 每日空腹,食淡”粥一瓯,能推陈致新,生津快胃,所益非细。如杂以甘咸之物,即等寻常饮食。 强调了食粥清淡,不添甘咸之物的养生理论。饭后散千步“”常言道: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很多喜爱健身的人都有饭后散步的习惯。散步时,全身 95%的肌肉和骨骼都被调动起来,代谢活动增强、血流通畅,就像从头到脚给全身“”做了一遍 按摩 ,不仅释放压力,还能护心护脑。饭后散步虽然有种种好处,但却不适合某些人。如患冠心病、心绞痛的人,进食后立即进行大运动量活动,有可能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患有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人饭后立即散步会增加胃肠蠕动,吃进去的食物对胃壁产生刺激,不利于胃黏膜修复。贫血、低血压的人饭后散步时很容易造成脑部相对缺血,出现头昏、目眩,甚至昏厥。默坐有定时中医养生学也认为,精神内守,静志安神的心理疗法有助于养生延年、防治疾病。也有西医保健专家认为,静坐对脑力者防治神经官能症、头痛、失眠、高血压、冠心病及排除心理障碍等,均有良好的作用。遇事勿恼怒“郑板桥为人处世,不为名利,不计得失。他留给后人两条有名的字幅,即 难得糊”“”涂 和 吃亏是福 。这既是他为人处世的信条、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也是他对人的劝善之言。他本人以这种乐观精神安然地度过了他的暮年。遇事为什么不要恼怒呢?原来生气会导致人的大脑功能紊乱,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并直接作用于人的心脏和血管,使胃肠的血流量减少,胃肠蠕动减慢,从而导致人的食欲减退,“”严重时可引起胃溃疡。中医还认为 大怒伤肝 ,西医讨论也表明,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