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三角函数新课标高考专题一、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高考对本部分内容的考查,一般主要是小题,即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诱导公式及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进行求值、变形,或是利用三角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进行求值、参数值域、单调区间及图像判断等,而大题常常在综合性问题中涉及三角函数的定义、图像、诱导公式及同角三角函数关系的应用等.[例 1] 已知点落在角 θ 的终边上,且 θ[0,2π),则 θ 的值为( )A. B. C. D.[思路点拨] 由三角函数定义求出 tan θ 值,再由 θ 的范围,即可求得 θ 的值.[解析] tan θ===-1,又 sin>0,cos<0,所以 θ 为第四象限角且 θ∈[0,2π),所以 θ=.[答案] D1.(辽宁高考)已知 sin α-cos α=,α∈(0,π),则 tan α=( )A.-1 B.- C. D.1解析:选 A 由 sin α-cos α=sin=,α∈(0,π),解得 α=,所以 tan α=tan =-1.2.已知 α(-π,0),tan(3π+α)=a(a>0,且 a≠1),则 cos的值为( )A. B.- C. D.-解析:选 B 由题意可知 tan(3π+α)=,所以 tan α=,cos=cos=sin α. α∈(-π,0),∴sin α=-.二、三角函数图像变换及函数 y=Asin(ωx+φ)的解析式 函数 y=Asin(ωx+φ)图像的平移和伸缩变换以及根据图像确定 A、ω、φ 问题是高考的热点,题型既有选择题、填空题,又有解答题,难度中低档,主要考查识图、用图能力同时考查利用三角公式进行三角恒等变换的能力.[例 2] (陕西高考)函数 f(x)=Asin+1(A>0,ω>0)的最大值为 3,其图像相邻两条对称轴之间的距离为.(1)求函数 f(x)的解析式;(2)设 α∈,f=2,求 α的值.[思路点拨] (1)利用最值求出 A 的值.再利用函数图像相邻两条对称轴之间的距离求出周期,从而得出 ω=2,进而得解;(2)结合已知条件得出关于角 α 的某一个三角函数值,再根据 α 的范围易求得 α 的值.[解] (1) 函数 f(x)的最大值为 3,∴A+1=3,即 A=2. 函数图像的相邻两条对称轴之间的距离为,∴最小正周期 T=π.∴ω=2.∴函数 f(x)的解析式为 y=2sin+1.(2) f=2sin+1=2,∴sin=. 0<α<,∴-<α-<.∴α-=,∴α=.3.(济南一模)将函数 y=cos的图像上各点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 2 倍(纵坐标不变),再向左平移个单位,所得函数图像的一条对称轴是( )A.x= B.x= C.x=π D.x=解析:选 D y=c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