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框 信用工具和外汇 导学案【使用说明】1、课前 20 分钟根据课前预习案部分,把握教材体系,掌握重点内容。2、课堂上小组积极合作,互相交流探讨,高效展示点评,分层达成目标。3、有效训练题限时 10 分钟完成;附加题 A 层做,带*题 C 层可不做。【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识记并理解信用工具,信用卡的功能和优点,外汇,汇率,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辨证的思维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我国人民币稳定重要意义认识的正确态度。【课前延伸学案】要求:利用课前 25 分钟,完成下列学案内容,并熟记、理解课本重点知识,找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便于课堂上针对性强化学习。一、基础知识结构:(一)信用工具1、常用的结算方式:(1)现金结算: (2)转帐结算: 2、结算中常用的信用工具:(1)信用卡:① 信用卡的含义: ② 信用卡的功能和优点: (2)支票:① 含义: ② 支票的种类:(二)外汇1、外汇的含义: 2、汇率的含义: 3、汇率与币值的变化表:外币(100 单位)本币外币币值本币币值外汇汇率本币汇率不变更多升值贬值升高跌落不变更少贬值升值跌落升高4、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 ★补充知识1、外汇与外币的关系:(1)外汇包括外币,但外汇不等于就是外币。外币是指外国的货币,包括外国的纸币、铸币;外汇通常是以外国货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具体包括外币、外币有价证券、外币支付凭证等。(2)外币属于外汇的范围,但不能把二者等同起来。通常情况下,只有可以自由兑换的外币才是外汇,因为外汇的实质是国际支付手段,如果某种货币不能自由兑换,它就不能成为国际支付手段。外汇执行的主要是货币的支付手段的职能。(3)持有外汇意味着对外汇发行国拥有债权。持有外汇过多,一方面意味着国际支付能力强和有可能对外汇发行国施加影响;另一方面则意味着大量该由本国享受的资源,被借给外国利用,并要承担外汇贬值的风险。2、关于币值变化的分析(1)对货币升值的具体分析:一个国家的货币升值(上浮)后,同量的这种货币能比以前换取更多的他国货币,买到更多的他国商品。同时,这种货币的信誉及这个国家的经济地位也将随之提高。尽管有这些好处,但一般讲,不到不得已,任何国家都不会将其货币升值,因为这会给一个国家带来一些严重后果。如:①货币升值后,出口商品价格随之提高,进口商品价格相应降低,这会导致出口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