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导学案【使用说明】1、课前,依据导学案,通读课本,搞好勾画,初步掌握重点内容,把握教材体系。2、课堂上,积极合作,互相探讨交流,高效展示点评,分层达成目标。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并识记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及自治权;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2、能力目标根据我国国情和实践,说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3、情感目标理解并拥护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而承担起完善这一制度的责任。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2、难点自主权的理解。三、自学引导知识点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含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2、前提和基础民族区域自治是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的,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3、自治地方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民族乡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是与乡、镇平级的行政单位。4、自治机关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等司法机关不属于自治机关。具体来说,自治机关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设立的人大和政府。5、自治权(1)含义自治权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2)内容其范围、内容十分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① 立法自治权;②变通执行权;③经济自治权;④文化管理自治权;⑤其他自治权。(3)地位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4)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权是“一定”自治,不是“高度”自治(特别行政区才是高度自治),更不是“完全”自治。6、地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7、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基本原则” (三原则)之间的关系 “基本原则”是“基本政策”的理论依据“基本原则”决定“基本政策”;②“基本政策”体现“基本原则”。知识点二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1、必要性(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 。(2)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