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框 依法行使财产权教学目标学习目标引述有关财产权的法规及其具体表现,解析城乡生活中维护财产权的典型案例。1.了解财产权及其分类,知道法律对保护财产权的规定。2.明确所有权的含义、类别、取得方式及财产共有形式。3.知道用益物权的含义和主要内容。4.了解担保物权的含义及种类。一、财产权及其分类,法律对财产权保护财产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财产权包括物权、债权和知识产权,狭义的财产权通常指物权。我国法律保护国有财产、集体财产和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二、所有权的含义、类别、取得方式和共有形式1.含义及类别:所有权是权利人可以支配其所有物,依照自己的意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并享有其利益的权利。我国的所有权按主体可划分为国家所有(全民所有)、集体所有、私人所有三类。2.所有权的取得方式所有权的取得方式,因财产属性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对于动产,一般是按照交付的方式取得所有权;对于房屋等不动产,则必须到相关部门办理产权登记,才能取得所有权。机动车、航空器、船舶虽然属于动产,但由于价值较大,其产权的取得、变更,也需要依法办理产权登记。3.财产的共有财产共有是指两个以上的人对同一财产享有所有权。它分为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两种形式。[探究]1.赵某与钱某是大学同学,因找工作双方于 2017 年 5 月购买了一台手提电脑,价值 6 788 元。后因二人产生矛盾,钱某未经赵某同意,擅自把电脑拿走,并同孙某协商以 5 000元的价格卖给了孙某。孙某得到电脑后,因一时大意将电脑丢失。电脑被周某捡到,并以 4 000 元的价格卖给了邻居武某。后武某在使用该电脑时被孙某发现,并就电脑的归属发生了冲突。孙某能否取得该电脑的所有权?为什么?武某能否取得该电脑的所有权?为什么?[提示] 孙某能取得对电脑的所有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规定:“共同共有人对共有财产享有共同的权利,承担共同的义务。在共同共有关系存续期间,部分共有人擅自处分共有财产的,一般认定无效。但第三人善意,有偿取得该项财产的,应当维护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对其他共有人的损失,由擅自处分共有财产的人赔偿。”本案中,钱某作为共同共有人,处分其共有财产,而孙某作为善意第三人,在并不知情的情况下,支付了相当的价款,依法取得该所有权。武某不能取得对电脑的所有权。动产的善意取得必须满足以下条件:第一,占有人所转让的必须是动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