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政治 哲学45个疑难问题专题研究(1)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 哲学45个疑难问题专题研究(1)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1/3
高中政治 哲学45个疑难问题专题研究(1)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2/3
高中政治 哲学45个疑难问题专题研究(1)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3/3
高中政治 哲学 45 个疑难问题专题研究(1)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本专题对应高中二年级政治课教材“哲学常识”的内容,总结归纳了其中 45 个重点、难点和新知识点问题,分八小节将其归类,进行阐释分析。其主要内容有:一切从实际出发;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选择崇高的人生目标;自觉投身社会实践。 第一课一切从实际出发 1.“客观实在”和“客观存在”的关系是怎样的? 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 写、摄影、反映。”(《列宁选集》第 2 卷,第 128 页)这个著名的物质定义中所讲的“客观实在”,概括了一切具体形态和具有不同结构的物质的共性。切不可把这种“客观实在”等同于我们经常提到的“客观存在”。 何为“客观实在”,根据列宁的物质定义,客观 实在的内涵即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范畴。其外延是指除意识外万事万物的总和,既包括自然现象也包括社会现象。意识以外的所有事物、现象都是客观实在。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特性,不管物质的形态。结构和属性如何干变万化,但其客观实在的属性却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不变的,因而具有永恒性和绝对性,客观实在性是万事万物共有的特性。在说明世界的本质,说明物质和意识关系的时候,列宁把物质定义为“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世界是产生于精神。是人的感觉、思想或者某种虚无缥渺的“客观”精神体现呢,还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但却可以为人们所感知所认识的实实在在的东西呢?这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列宁正是从物质和意识的相互关系这一根本问题上,针对唯心主义的虚构和歪曲,作出了物质是“客观实在”的科学论断,指出“客观实在”是物质的惟一特性,从而堵塞了用感觉、心理要素和观念等等对物质进行“普通代换”的任何空隙。 列宁还指出:“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说明物质的客观实在具有可知性,是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 综上所述,客观实在是一个非常确定的概念,它是意识以外万事万物的共性 ,是物质的根本特性和惟一特性,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我们日常所说的“客观存 在”是既指一切客观事物的存在,也包括意识的存在。对象化的意识,即意识作为主体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对于主体而言是客体,因而也是客观存在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政治 哲学45个疑难问题专题研究(1)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