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复习导学案【复习重难点】1、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2、理解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和原则。树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观念。3、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知识梳理】 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 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 的集中表达。 集中 地位: 的重要标志表现 作用:研究 演进;展现 多样性; 文化遗产 保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 的方式确立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予以保护分类:(P30 相关链接) 含义: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的 和 各具特色。作用:文化多样性是 基本特征,是人类 的重要动力文化多样性: 世界的: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 和 ,在实践中产生的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特点 民族的:各民族间 、 、 、 等多种因素不同,决定了文化间存在着差异。 关系:文化是 ,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文化 和特征; 文化是 ,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 的色彩 是什么: 既要 ,又要 ,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了人类文明繁荣进步。文化多样性 正确态度 为什么: ① 的内在要求 ② 的必然要求(P32) 原则: 承认世界文化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 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 、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含义: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 、 、 、 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途径:① (注意如何传播文化)② ③ 发展历程:① ② ③ ④ 文化传播 传媒 大众 含义:面向 传递信息 传媒 特点和作用:依托 ,最大程度地超越 ,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 ,日益显示出文化 、 、共享的强大功能,成为文化传播的 手段。 意义:为中华文化 和世界文化 作出贡献;促进了中华文化 。态度:既要 ,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 ,做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直击高考】1、(2010 年高考·安徽卷 9)截至 2009 年 10 月,我国已有昆曲、端午节等 29 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跃居世界第一。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① 文华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②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