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世界的物质性教材解析【原理概括】世界物质性统一性原理 【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主观符合客观。【错误倾向】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基本知识梳理】1、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脑的机能,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2、 物质:不依赖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是一般与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3、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教材解析】世界的物质性(第十七课时)(一)、自然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是物质的。 ◇课堂探究:天地万物是上帝创造的吗?联系你所知道的有关地球起源的知识,明为什么上帝创世说是背离客观实际的。 ◇探究提示:太阳系是在约 50 亿年前由气体尘云形成的。地球在约 47 亿年前生,它是由原始的太阳星云分馏、坍缩、凝聚而形成的。 地球的起源及演变过程表明,宗教的“创世说”是站不住脚的。不仅是地球,宇宙间各个天体的形成与发展都是客观的。2.什么是物质。 教材先列举了古希腊哲学家对世界本原的看法,引导我们探究物质的科学含义。 ◇课堂探究:(1)哲学家所说的作为世界本原的“水”“火”“原子”等,同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具体事物是什么关系? (2)在自然界中,既有姿态万千的山川湖海,也有许多看不见、摸不着却又真实地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如磁场、超声波、紫外线等。从哲学的角度看,这些事物有什么共性呢? ◇探究提示:(1)它们之间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2)这些事物虽看不见、摸不着,但却真实地存在着,从哲学上说,那就是它们都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 根据以上探究,我们体会到哲学上所讲的物质不同于我们所看到的高山、河流、森林、原野等具体事物,要从哲学上揭示世界的本质,我们就必须超越日常生活的经验层次,撇开千差万别的事物各自生动的具体特性,把握它们共同的属性和本质特性。 教材引用恩格斯名言揭示出哲学上的物质,是万事万物共同特性的高度抽象和概括,它与具体事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