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计算题归类分析(2)四、纸币发行量的计算题 例:假定市场上待售商品价格总额为 1000 亿元,且待售商品的价值得到实现。此时发行纸币 500 亿元。纸币在此期间平均流通 4 次,此时 1 元纸币相当于 ( A ) A、0.5 元货币的购买力 B、1 元货币的购买力 C、2 元货币的购买力 D、4 元货币的购买力 解析:流通中所需的金属货币量=1000/4=250 设纸币的实际购买力为 X 则 500X=250 推出 X=0.5 假定 2008 年市场上待售商品的总数量为 3 万亿件,每件价格为 l 元,若发行纸币 12000亿元,纸币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流通 5 次,此时 l 元纸币相当于 ,出现了较明显的 经济现象。 A A.O.5 元货币的购买力 通货膨胀 B.O.5 元货币的购买力 通货紧缩 C.1 元货币的购买力. 通货膨胀 D.1 元货币的购买力 通货紧缩 解析:A.纸币发行有其自身规律,要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来确定。而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由待售商品的数量、商品价格水平和货币流通速度等因素决定的,与待售商品的数量、商品价格水平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按题目要求,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30000÷5=6000(亿元),而实际发行了 12000 亿元,因而 l 元纸币相当于 0.5 元货币的购买力;由于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了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的通货膨胀经济现象。故选 A 项。 知识归纳 考查知识点:纸币发行量与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关系 方法:记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公式并能熟练使用。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商品数量×商品单价/货币流通次数 知识拓展:什么是通货膨胀?它有何危害性? 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造成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这就是通货膨胀。其危害是:人们手中的钱不值钱,存款所代表的实物量减少,势必影响人民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危及社会稳定。 我国目前控制物价上涨的主要手段有哪些? 算一算: 假定今年社会待售商品价格总额由去年的 2000 亿元上升为 3000 亿元,货币流通速度由去年的一年 4 次上升为今年的一年 5 次,那么今年流通需要的纸币量应有这样的变化( B ) A.需要发行纸币 400 亿元 B.需要增发纸币 100 亿元 C.纸币发行量不变 D.需要增发纸币 10 亿元 五、关于汇率的计算题 例 1、 (05 全国)小张曾在网上看中了标价为 5 欧元的一件小饰品,那时的汇率为 1 欧元=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