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与功率教学设计科目物理课题功与功率课时1 课时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一.知识与技能1. 明确功是标量,知道的适用范围,会用功的公式进行计算;2. 理解功率的概念,能运用功率的定义式进行有关计算;二.过程与方法1. 理解正功、负功的概念,会根据公式计算多个力的总功;2. 能根据功率的定义式推导,并能用于分析、计算和解释现象。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初步理解化变力为恒力、处理变力做功的思想方法;2.培养学生理解功的概念,培养学生理解正功、负功的物理意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对于功的概念的理解和正功、负功的物理意义;2. 对于功的表达式的计算和总功的计算。教学难点:1.经典力学与相对论力学、量子力学的理解; 2. 理解机车启动的两种方式。教学准备课件演示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起重机竖直提升重物时,重物运动的方向与力的方向一致,则力对物体做的功为力的大小与重物移动距离的乘积。更普遍的情形是物体运动的方向与力的方向不一致,例如马拉雪橇时学生观察图片思考讨论通过回顾初中教学过程拉力方向和雪橇运动方向间有一个角度。这时应当怎样计算功呢?【教师引导】回忆初中学过的功的计算公式和做功条件(1)表达式 W=FS。(2)做功条件: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两者缺一不可。讲授新课:(1)功【教师引导】当力 F 的方向与运动方向成某一角度时,如图,可以把力 F 分解为两个分力:与位移方向一致的分力,与位移方向垂直的分力。【教师补充引导】设物体在力 F 的作用下发生的位移的大小是 l。则分力所做的功等于 学生经过老师引导,体会力与物体位移方向夹角的关系学过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题通过联系之前已知的知识,思考力对于物体所做的功锻炼学生的计。分力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垂直,物体在的方向上没有发生位移,所做的功等于0。【教师提问】那么力 F 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多少?【学生小组交流】力 F 对物体所做的功 W 等于,而,所以【教师总结】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与位移夹角的余弦这三者的乘积,即。功是标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 J。1J 等于 1N 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 1m 位移的过程中所做的功,所以1J=1N×1m=1N·m【教师补充】功的公式的理解(1)F 是作用在物体上的某个力(如重力 G、弹力、摩擦力等),但必为恒力,l 是 F的作用点发生的位移,α 是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