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2《晁错》学案 鲁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高中语文 2《晁错》学案 鲁教版选修《史记》选读_第1页
1/5
高中语文 2《晁错》学案 鲁教版选修《史记》选读_第2页
2/5
高中语文 2《晁错》学案 鲁教版选修《史记》选读_第3页
3/5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鲁教版《史记》选读]2《晁错》学案【学习目标】1、培养训练阅读文言文的能力。2、培养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3、培养分析综合重要信息的能力。通过梳理矛盾冲突、品味人物语言、借助烘托来把握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学习重点】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治、征、善、疾、恨、便。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乃、因、以、为、然。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状语后置。【学习难点】1、刻画人物的手法。2、对晁错的评价。【学习过程】一、晁错生平晁错(约公元前 200—前 154),颍川(今河南禹县)人,西汉文景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汉文帝时,曾任太子家令,汉景帝即位后,更受信任,历任内史、御史大夫等职。由于他极力主张加强中央政权,推行“削藩”政策,遭到了诸侯王和朝廷亲贵的反对,因而在景帝三年,吴王刘濞等举兵发动叛乱,借口请诛晁错以“清君侧”时,景帝畏于七国连兵,遂错将他处死。大约在任博士期间,他写了《言太子宜知术数疏》,指出:一个君主之所以能够建立留传后世的功业,关键就在于通晓“术数”,即治国的方法和策略。他认为,君主必须懂得怎样统驭臣下,使得群臣“畏服”,懂得怎样听取下面的奏报,而不受欺骗和蒙蔽;懂得怎样使万民生活得安定并且得利,那么海内就一定服从;懂得怎样使臣、子以忠孝事上,那么臣下和子女的品行就完美了。晁错在太子家令任内,多次上书给汉文帝,提出抗御匈奴的方略,汉文帝很赏识他的才学,采纳了其中很多建议。文帝十五年(公元前 165 年),文帝命令朝廷各部门推举贤良、方正、文学之士。晁错也应一些大臣的推荐应策。文帝亲自出题,就“明于国家大体”等重要问题,提出征询,这叫“策问”。参加对策的一百多人中,以晁错的对策为第一。晁错的《举贤良对策》成了西汉一篇著名的政论文。晁错的对策,深得文帝的嘉许,因此,文帝就把他由太子家令提升为掌管议论政事的中大夫。西汉的诸侯王问题由来已久,汉高祖刘邦称帝时,子侄幼弱,便大封同姓王以镇抚天下,齐国有七十余城,吴国有五十余城,楚国有四十余城,几乎占了天下一半。而且这些诸侯王可以自己设置官署,自己建立军队,国内的租税也都归自己,如同周朝天子下面的诸侯国一样。当初的设想是假如遇到外敌或是朝中有奸臣作乱,...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2《晁错》学案 鲁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章天下+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种文档应有尽有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