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梅兰芳画传》教学案 苏教版选修《传记选读》

高中语文 《梅兰芳画传》教学案 苏教版选修《传记选读》_第1页
1/3
高中语文 《梅兰芳画传》教学案 苏教版选修《传记选读》_第2页
2/3
高中语文 《梅兰芳画传》教学案 苏教版选修《传记选读》_第3页
3/3
《梅兰芳画传》教学案 [前置作业] 校本教材 [文本研习]教学目标 1.了解画传的写法特点 2.感受传主精湛演艺及爱国气节教学重点 画传的特点教学难点 对传主人格精神的理解教学方法 学生自读、教师指导课 时 数 2教学过程一.导入 二.相关资料梅兰芳(1894--1961)京剧演员。名澜,又名鹤鸣,字畹华,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祖籍江苏泰州,生于北京。出身京剧世家,8 岁学戏,11 岁登台。演青衣,兼演刀马旦。与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合称“四大名旦”,推为首席。中国旦角创艺立派第一人。他所创造的梅派艺术体系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戏剧艺术体系并列为世界三大艺术体系。解放后任中国京剧院院长、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其它参见校本教材相关部分三.总体感知作为画传,传记不再限于文字表达,而是较多的辅以图片来介绍传主,在信息的传达上,甚至有超过文字表现力的地方。课文节选了两个部分:(一)“四大名旦“排座次,梅兰芳位列首席:在这个部分中,从如下几个方面介绍了梅兰芳的艺术成就:1.自排新戏,促进新戏旦行的发展、繁荣2.四大名旦排名位列首席3.探究梅兰芳成功的原因:自身努力、社会环境因素、智囊团的调研帮助(二)退避香港,蓄须明志:该部分以倒叙式开头,着重表现梅兰芳坚贞的爱国情怀:A(1)倒叙式总起B(2-5)曾在香港演出的巨大成功C(6-12)播音事件、拒绝演出、避居香港D(13-15)勤练技艺,期待胜利E(16-)困居香港,坚守气节:固守贫穷、蓄须明志、自伤身体……用心 爱心 专心1四.研读探究1.简析旦行抢了生行风头的原因,并考虑这样写的目的。 梅兰芳自排新戏,勇于创新 其他旦角紧随其后,蔚然成风 生行沿袭前辈传统2.具体分析梅兰芳等人取得成功的原因 社会环境 大风报首提 顺天时报投票活动 四大名旦评选 个人努力 出身梨园世家 接触新文化、排新戏、传播到国外 注重与文化新闻企业界建立良好关系 引导旦角演员走出低谷跃居生行之上 智囊团 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刻认识 精通西文戏剧理论3.文章第二部分为什么要以梅兰芳在香港演出取得巨大成功开头?这样安排有何用意? 呼应上文梅兰芳取得的杰出成就 与下文蓄须明志形成对比,突出传主的高洁品行4.从文中看,梅兰芳退避香港和返回上海后面临哪些困境? 生活上的困顿 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危险 精神上的苦闷难以抗拒即将到来的时时刻刻的骚扰5.梅兰芳是如何应对困境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梅兰芳画传》教学案 苏教版选修《传记选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