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感受逻辑的力量掌握论述类文本三要素1.论点论点,就是作者在文本中表明的主张、观点或见解。论点在文本中的特点:第一,从全文看,论点必然是能统摄全文的中心句(而不是某一段的中心句)。论点的表述形式往往是一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式,它必须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第二,论点在文本中的位置。论点的提出,有时在文章的开头,这就是所谓的开宗明义 、开门见山的写法。有时在文本的结尾,就是所谓的归纳全文、篇末点题、揭示论述中心的写法。不过,这种写法在明确表达论点时大多有“所以”“总而言之”“总之”“因此”“归根结底”等表总结性的词语。有时候在文章的中间,有时候文章标题就是全文论点。当然,也有少数议论文没有明确表明论点的语句,需要读者自己进行概括。第三,短论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为了论述得更深刻,更有条理,常有支撑中心论点的分论点,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是统率与被统率的关系。2.论据论据,即用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可行性的依据。议论文中的论据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选用有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充当,称为事实论据;一类是人们公认的正确可行的道理、格言、原理、定律等,称为事理论据。3.论证论证,指的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论证的方法可以分两大类:直接论证和间接论证。直接论证的方法主要有:例证法、引证法、对比法、因果论证;间接论证的方法主要有:喻证法、类比法、归谬法等。论证的结构思路是沿着逻辑思维的过程展开的。段落与段落之间有清晰的逻辑关系。有的是并列关系,有的是递进关系,还有的段落关系是纵横结合的逻辑关系。阅读一篇议论文,我们应当关注这三个要素在文中的具体表现。第 5 课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元 夕王守仁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堂上花灯诸弟集,重闱[注]应念一身遥。【注】 重闱:旧时可称父母。【诗歌鉴赏】 每逢佳节倍思亲,元宵之夜,远离亲人的游子倍感寂寞冷清,不禁思念亲人,回忆往事。作者把这种感受如实写来,显得更加真挚、深沉。首联,作者直接点明自己的处境,元宵佳节,一个人荒村独坐,寂寞冷清。颔联,承接上句的“独坐”,作者于此地无朋友相邀,索性以书为伴,也别有一番趣味。颈联,写草阁之梅花率先绽放,空旷的庭院有积雪未消,月光如水,以梅、月、雪等营造出一种清幽雅致的氛围。尾联遥想家乡亲人们此时齐聚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