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课 通 感 考送进士下第归南海①曹 邺数片红霞映夕阳,揽君衣袂更移觞。行人莫叹碧云晚,上国②每年春草芳。雪过蓝关寒气薄,雁回湘浦怨声长③。应无惆怅沧波远,十二玉楼④非我乡。【注】 ①南海:今广州、佛山一带。②上国:指京城。③蓝关、湘浦:地名 ,均为朋友归南海必经之地。④十二玉楼:传说昆仑山有五城十二楼,是仙人居住的处所,此处借指出世隐居。【诗歌鉴赏】 首联红霞漫天,诗人拉着朋友的衣袖举杯相劝,在轻快明丽的景色衬托下,朋友宴别的感情显得深挚而明朗。颔联中的“行人莫叹碧云晚”借江淹“日暮碧云”之语,一是表示惜别,一是劝勉友人不必因为下第而感伤叹息。语气委婉舒缓,使失意的朋友感到友谊的温情。“上国每年春草芳”承接前一句,进一步鼓励朋友。“每年春草芳”用暗喻手法,意思是京中每年都举行考试,中举的机会是很多的,不必为一次失意而消沉。颈联中诗人转而想象友人此行之前途。“雪过蓝关寒气薄,雁回湘浦怨声长”不仅对仗工整,而且情意深长。遥想友人经过蓝关之后,寒气减弱,衣着须注意;湘浦雁回,怨艾之情当会萌生。这里既关怀友人漫长旅程,又以体察入微的态度理解友人心情,给人如获知音的亲切感。尾联以更深一层的劝勉作结,希望友人不必在江海沧波之中惆怅流连,不要作出世隐居之想,应该积极入世进取。【白话诗歌】 夕阳斜照,天边飘着几片红霞,和夕阳相互映衬;我拉着朋友的衣袖,设酒宴为他送别。不要感叹美景将消;京城每年都有芳草连绵的盛景。朋友你此去路过蓝关后,寒气减弱,一定要注意天气;湘浦雁回,怨艾之情当会萌生。不要在江海沧波中怅惘,隐居避世不适合我们,你一定要抓住机会积极入世啊。一、字音混淆(xiáo) 笙歌(shēnɡ)颀长(qí) 契合(qì)琴槌(chuí) 姓褚(chǔ)二、词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断桥”考唐代诗人张祜《题杭州孤山寺》中有“断桥荒藓涩,空院落花深”的诗句,这被视为今日西湖十景之“断桥”的最早文献记录。断桥在南宋咸淳年间因隶属宝祐坊而改称宝祐桥。因“断桥”不断,当时也出现了用谐音“段桥”解释为“段家桥”的说法,如周密《武林旧事》卷五“断桥”下就说“又名段家桥”。但因为在“断桥”不断的问题上没能达成共识,所以后来人们围绕“断桥”的名义问题聚讼纷纭。翻阅典籍,除西湖断桥之外,诗文中说到“不断之‘断桥’”的还有几例。如金赵秉文《墓归》诗云:“行过断桥沙路黑,忽从电影得前村。”明邵经邦《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