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课 生命的基本需求月夜忆乐天兼寄微之①刘禹锡今宵帝城月,一望雪相似。遥想洛阳城,清光正如此。知君当此夕,亦望镜湖②水。展转相忆心,月明千万里。【注】 ①此诗写于 829 年,当时诗人在长安,白居易(乐天)在洛阳,元稹(微之)在越州(今浙江绍兴)。②镜湖:越州境内的一个湖。【诗歌鉴赏】 自古以来,人们都对月亮寄托着特殊的情感。人渺小,月永恒,“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月亮见证了时间的更迭。而在本诗中,月亮则突破了空间的界限,成了身居三地的三位好友情感的寄托。月光如雪,思念如月,当三人同时举头望月之时,那皎洁的月光,便会化作对彼此的思念,穿越千里。“展转相忆心”可谓关于友情的千古存照。【白话诗歌】 今夜于长安望月,月光皎洁如雪。乐天你在那遥远的洛阳城,也该能看到同样皎洁如雪的月光吧!还有那远在越州的我的朋友微之,你一定也在欣赏镜湖的月夜美景。此时此刻,我们虽身居三地,但我们守望着这唯一的月亮,借月色来穿越空间的阻隔,传达彼此的思念。一、字音黏连(nián) 多肽链(tài)赘述(zhuì) 水泵(bènɡ)二、词语 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研发在近几年持续升温,其中,寻找新的干细胞资源和比较基因组以及癌症基因组学的研究是引人注目的研究热点,在这些领域中,干细胞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令人瞩目。美国科学家马里奥·卡佩基和奥利弗·史密斯以及英国科学家马丁·埃文斯,发现了如何操纵小鼠的胚胎干细胞,创造了一整套“基因敲除”小鼠方式,为人类攻克某些疾病提供了药物试验模型。他们在涉及胚胎干细胞和 DNA 重组方面有着一系列突破性发现,这一突破对 21 世纪的生物医学研究做出了奠基性贡献,使生命科学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他们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干细胞”这一概念于 19 世纪问世,自那时以来已得到科学家越来越广泛的研究。干细胞分两类:一类是胚胎干细胞,是具有发育全能性的细胞,可以定向分化为几乎所有种类的细胞,甚至形成复杂的组织和器官,由此在药物开发、细胞治疗和组织器官替代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成为组织器官移植的新资源;另一类是成体干细胞,它是出生后遗留在机体各种组织器官内的干细胞。用自身的成体干细胞治疗自己的病,不危及自身或第三者的生命,不涉及法律限制和伦理道德范畴,同时也不存在免疫排斥问题,成体干细胞是理想的医学临床治疗和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