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快餐,快速激情——“作文快餐”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 李红梅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专题讲座、限时写作训练、作文讲评等独立的作文课堂,无疑是作文教学的大餐,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作文兴趣的培养,作文情绪的调动,作文材料的积累,作文技能的提升又远非数量有限的作文课所能完成。同时,《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学生的“表达与交流”提出了如下要求: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在“实施建议”部分也提醒教师“应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指导学生根据写作需要搜集素材。”“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或者贴近生活的话题,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有个性的表达,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鉴于以上原因,近几年我坚持“作文快餐“的教学实践,现将自己的收获奉献给感兴趣的朋友们。“作文快餐”最大的特点是“快”,即讲得快,说得快,点评快,见效快。要求短小精悍,实中求活。所谓“短小精悍”,就是指时间短、内容少、材料精、挖掘深。教师在广泛浏览报刊杂志,深入思考,精心备课的基础上,利用课前的 5-10 分钟,选取一则新闻、一位人物、一句名言、一首诗歌、一篇文章、一个话题,让学生静静地听,美美地品,火火地议,快快地想,汩汩地写。费时不多,收效不错。所谓“实中求活”,“求活”就是要求材料鲜活,方式灵活,让学生乐于接受;但又注重落实,有实际效果。短小精悍,实中求活,这样的“作文快餐”才会真正受到欢迎,被学生热情期待。作文快餐究竟怎样快速激情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梳理如下:(一)课题精妙,引人入胜。每次作文快餐,我都要精心设计一个小课题,就如同餐馆的菜谱,要让食客一见倾心;又如电视的栏目,作文的标题,要让观众读者一见钟情。面对国际大事,如贝·布托遇刺,韩国前总统卢武铉自杀,我冠之于“国际瞭望”;讲评国内新闻,如重庆家乐福踩踏事件,上海的“钓鱼执法”现象,我借用“焦点访谈”;针对不太新鲜但很经典的话题或材料,如全球第一畅销书《谁动了我的奶酪》,我进行“经典回放”。我还先后用过这样一些课题:“聆听伟人的教诲”“我心中的沈从文”“一首好听的歌”“请你评评理”“圆明园废墟该不该修复?”“回家的路”“你愿意当一名船娘吗?”“让我们回到幼儿园”“‘动新闻’与‘烂苹果’”等等。这些课题一板书在黑板上,能迅速吸引学生的眼球,有的换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