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杂谈“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知识的最高境界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自身获得快乐。同理可推,读书的最高境界也应该是在读的过程中收获有益身心的快乐。但试问当今之世,还有几人能在读书中感到真正的快乐呢?当我们某个人一时兴起想读书时,刚拿出书来,便有包括上至名人名家要员英雄,下至亲戚朋友草莽平民在内的一干人蹦出来用标准的京腔拉长音对你叹息一声:“苦——啊——”如果再辅之以文言的白话的书面的口头的“难——啊——”,那腔调那架势足以吓退卧薪尝胆的勾践和破釜沉舟的项羽。“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就是用对联的形式明白地告诉你无涯学海读书时苦终相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便是用设喻的形式含蓄委婉地告诉你读书时要经得住苦寒的折麽。还有被有些人奉为座右铭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也告诉你读书就是吃苦,因为“吃得苦中苦”已然包含了读书苦。现在有些学生竟然用“能入地狱并能出地狱者方是英雄”来劝慰自己入校读书,那感觉如同进入地狱,必须有不怕“上刀山”“下油锅”视死如归的精神才行,真真让人不寒而栗。如此多的诉苦告诫劝慰定会使“少而好读者”吓得哇哇叫娘,“老而好读者”只想早早入土为安。谁还敢亢颜谈乐于读书呢?那么为什么人人都抱怨读书苦呢?我觉得是人们读书的心态不正,把读书看成是获取金钱美色名誉地位的工具,急功近利造成的。所以,要想地位显贵金屋藏娇的就必须坐冷板凳当读书的苦行僧。家庭条件好的苦读书者可以叫丫头陪读,以待自己进入梦乡时,有人及时提醒;家庭条件差的苦读书者只有头悬梁锥刺股的份儿了。这些人读书时必定神情庄重,愁眉紧锁,咬牙切齿,怨声载道,全无读书的乐趣。时间长了非把身体读坏不可。怪不得读书人大都“手不能提”“肩不能挑”,本来健健康康的身体硬是让读书无趣这块磨刀石磨得如此羸弱,真不如不读书。身体磨坏了,对待书的态度也变成了苦书厌书恨书。当今为考试而读书的人,在考试结束后,恨不得把考试没考到的课本处以车裂或五马分尸的酷刑,其恨书的程度肯定会吓坏当年“焚书坑儒”的秦始皇。我建议这部分人最好抽空读一下契诃夫的短篇小说《文官考试》,倾听一下小说结尾处主人公叶菲姆·扎哈雷奇·芬德理科夫在庆祝自己顺利通过考试请客时发人深省的的感言,“既然大纲中没有规定,我为什么还要学习立体几何呢?要知道,我这个傻瓜白白学了一个月的立体几何。这真是太可惜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