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从前,有一个姑娘因为缺了一块嘴唇,一直嫁不出去。有一个小伙子因为没有鼻子也娶不到媳妇。他们虽然相貌都有缺陷,但是找对象时都有一个共同的条件:不要残疾的。有一个爱管闲事的巧嘴媒婆想把他俩撮合到一块儿。巧嘴媒婆先来到小伙子家,对他说:“这个姑娘没有别的毛病,就是嘴不好。”小伙子一听,马上说:“嘴不好不算毛病,慢慢她就会改嘛!”巧嘴媒婆又来到姑娘家,对那个姑娘说:“这小伙子什么都好,就是眼下没有什么。”姑娘听了笑了笑说:“眼下没什么怕啥,我陪嫁多点就是了。”巧嘴媒婆见双方都表示同意,于是,要他们把自己的话写下,省得日后有个三长两短,她口说无凭。他们没有见面,就这样定下了大婚。到了结婚那天,真相大白了。双方都说媒婆骗人。巧嘴媒婆是如何把他们撮合到一块的?为什么双方都说媒婆骗人?[知识·梳理]课程内容知识精要一、词义和义项1.词是语言中能独立使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2.词义的单位称为义项,词义是随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的。3.多义词出现的原因有:一是客观事物之间有丰富的联系,出现以“甲”代“乙”的语言现象;二是汉语词语形式是有限的,不能表达所有的事物,于是有了重叠现象。1二、多义词的不同义项1.词的本义:指文献记载的词的最初的意义。现代汉语中有些词语的本义已消亡。2.词的基本义:指词在现代最常用和最主要的意义。3.词的借代引申义:指甲、乙两类对象之间有某种相关性,可以用原本指称甲类对象的词语去指称乙类对象。4.词的比喻引申义:指甲、乙两类对象之间有某种相似性,可以用原本指称甲类对象的词语去指称乙类对象。比喻义和比喻(修辞)的区别:比喻义已成为词的义项,比喻是临时的修辞手段。5.把握词义应从词语的本义入手,因为词语的各个义项之间都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词语的各个义项都是由本义直接或间接地引申出来的。下面以“意思”为例图示说明词语各义项间的联系:三、词义的演变1.词义的深化:指词的运用对象不变,但意义更深刻或准确。2.词义的扩大:指词的今义所表示的范围大于古义,而古义包括在今义中。3.词义的缩小:指词的今义所表示的范围小于古义。4.词义的转移:词所表示的概念的转移和感情色彩的转移。[考点·聚焦]本节内容对应考点是理解文中重要概念(词语)的含义。本节着重学习多义词不同义项的判断,对多义词的本义、基本义、借代引申义、比喻引申义的准确把握有助于对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理解。所谓的“重要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