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学案【每日箴言】人生的游戏不在于是否拿了一副好牌,而在于如何打好坏牌。——柯罗连科【学习目标】1. 掌握 10~18 自然段出现的重要实词、虚词等文言语法现象。2. 体会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的手法。 【学习内容】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 持千金之资( )币物 2. 厚遗( )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3.燕王诚( )振怖( )大王之威 4.愿举( )国为内臣5.比( )诸侯之列 6.给( )贡职如郡县7.荆轲奉( )樊於期头函 8.未尝( )见天子9.发( )图,图穷( )而匕首见 10.自引( )而起,绝( )袖11.卒惶急无以( )击轲 12.左右( )乃曰:“王负( )剑!”13.断其左股( ) 14. 被( )八创15.轲自知事不就( ) 16.秦王还柱而走( )17.箕踞( )以骂曰18.事所以( )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二、找出下面句子的词类活用,并解释。1.函封 2.乃朝服,设九宾 三、注意古今异义词。持千金之资币物(古义: 今义: )1诸郎中执兵(古义: 今义: )四、指出下列各句是何种特殊句式,并翻译句子。1.嘉为先言于秦王 2.见燕使者咸阳宫 3.群臣侍殿上者 五、翻译句子,要求字字对译。1. 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2.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3. 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4.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5.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学法指导】一、“以”字用法1.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2.以次进 3.乃以手共搏之 4.箕踞以骂曰 二、谈谈“走” 古代走路的走叫做“行”,奔跑才叫“走”。金文走,上半像人奔跑时摆动双臂并大迈步之形,下边是一只脚。守株待兔的故事中,说“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其中“走”就是奔跑的意思。奔跑是走的本义。再说兔若不是奔跑,怎么会触死在树桩上呢?古代走路称“行”,如“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其中“行”就是现代汉语的“走”。古代“走”就是奔跑,如走卒就是奔跑之卒,走狗就是跑得快的狗;走马上任就是骑马急速上任,走马观花就是骑在奔跑着的马背上看花,飞沙走石就是沙、石飞滚。2走从奔跑引申为逃跑。《孟子·梁惠王》中“弃甲曳兵而走”的“走”,《石壕吏》中的“老翁逾墙走”都是逃跑的意思。走有方向,走又引申为奔向、趋向的意思。《廉颇蔺相如列传》宦者令繆贤说:“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