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目三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平“语”近人[习大大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 年 10 月 21 日)[经典释义]典出:《荀子·王制》原文: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释义:君主就像是船,而老百姓则像是水,水可以把船托起来,也可以把船掀翻。解读:荀子的这个比喻其实包含着民本思想,就是老百姓是非常重要的,老百姓是一个国家统治的根基。荀子用水和舟来比喻老百姓和君主之间的关系,这个比喻非常形象。朝代更替的历史当中,我们一次又一次地看到了水是怎样载舟的,水又是怎样覆舟的。“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一两个老百姓微不足道,但是当他们聚集起来的时候,他们就是国家兴亡的决定力量。国学经典持 节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赏读] 军队里面的主帅可以没有,可以被夺去,然而男子汉的志向是不能被夺走的。这句话勉励人们要居贱志伟,虽然身为匹夫,志向却不能泯灭。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赏读] 年岁寒冷,然后才知道松树和柏树最后萎谢。比喻只有在艰难的环境中经过严酷考验,才能识别一个人的品质。3.火不热贞玉,蝇不点清冰。——白居易《反鲍明远白头吟》[赏读] 火烧不热坚贞的玉石,清明透亮的坚冰不会被苍蝇弄污。比喻品行端正的仁人志士,能经得起艰难困苦的考验。诗海拾贝东 坡苏 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赏析】 本诗一开始便把东坡置于一片清景之中。僻冈幽坡,一天月色,已是可人,又加以雨后的皎洁月光,这是何等澄明的境界!确实当得起一个“清”字。“市人行尽野人行”,这读来极其自然平淡的一句诗,使我们不禁从“市人”身上嗅到一股奔走闹市嚣尘的喧闹气息,又从“野人”身上感受到一股幽人守志僻处而自足于怀的味道,而那自得、自矜之意,尽在不言中。没有“荦确坡头路”,哪有“铿然曳杖声”!一个“莫嫌”,一个“自爱”,那以险为乐、视险如夷的豪迈精神,都在这一反一正的强烈感情对比中凸现出来了。作者对待仕途挫折,从来就是抱着这种开朗乐观、意气昂扬的态度,绝不气馁颓丧。本诗之所以感人,正是由于诗人将这种可贵的精神与客观风物交融为一,形成浑然一体的境界;句句均是言景,又无一句不是言情,寓情于景,托意深远,耐人咀嚼。资料链接一、作者档案见第二单元《新城道中(其一)》一课二、背景探寻文与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