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6人口的变化(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T10~11·8分)图1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读图1,完成1、2题。1.图2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征的是()A.①B.②C.③D.④2.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A.1910~1930年B.1930~1950年C.1950~1970年D.1970~1990年【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组关键把握以下几点:(1)明确图中左侧纵坐标表示移民人数,右侧纵坐标表示移民占总人口的比例,横坐标表示时间。(2)区分图例,实线表示移民人数,虚线表示移民占总人口的比例。(3)读出各时间段的移民人数及移民占总人口的比例,“并运用总人口数=移民人数/”移民占总人口的比例计算出各时间段的总人口数;原居住人口数量=总人口数-移民人数。【解析】1选A,2选C。读图可知,各时间段的移民人数、移民占总人口的比例并大体计算总人口数,如下表所示:年份移民人数(百万)移民占总人口比例总人口数量(百万)原居住人口数量(百万)19101415%93.3379.3319301511%136.36121.361950117%157.14146.141970105%2001901990208%25023020104013%307.69267.69通过总体规律得出正确曲线。第1题,由上表数据与各选项图对应可知,图①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征。第2题,根据上题表格中原居住人口数量变化得出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2014·福建文综·T5、6·8分)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下图示意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读图回答3、4题。3.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性别比例B.医疗水平C.教育程度D.年龄结构4.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年后可能出现()A.人口迁移加剧B.劳动力渐不足C.人口分布不均D.社会负担减轻【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组关键抓住以下几点:(1)结合材料,明确人口抚养比的概念。(2)从图中正确判断出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3)正确理解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人口问题的影响。【解析】3选D,4选B。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2015年以后我国老年抚养比明显上升,说明老年人口比重上升明显(或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这与人口的年龄结构变化有关,即人口老龄化的结果。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2025年后老年抚养比超过少儿抚养比,且上升速度加快,而少儿抚养比下降较慢,这说明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下降,劳动力渐不足,社会负担加重。(2014·山东文综·T1、2·8分)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日趋频繁。完成5、6题。5.下图为2012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该图可以反映人口迁移情况。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A.粤、豫、黔、沪B.豫、粤、黔、沪C.粤、豫、沪、黔D.豫、粤、沪、黔6.下列对当前人口迁出主要流向的表述与实际最相符的是()A.河北流向辽中南地区B.安徽流向京津地区C.湖南流向长三角地区D.广西流向珠三角地区【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组关键抓住以下几点:(1)常住人口、户籍人口与迁移人口的关系;(2)影响我国省级行政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3)我国省级行政区的空间地理位置。【解析】5选A,6选D。第5题,常住人口指经常居住在某一地区的人口,而户籍人口是指具有该行政区域户籍的人口。由图结合四个选项可知,①常住人口最多,并多于户籍人口,说明迁入的暂住人口较多,应为粤(广东省);②户籍人口最多,并多于常住人口,是我国的人口大省,迁出的人口多,为豫(河南省);③户籍人口多于常住人口,且高于渝,迁出的人口多,故为黔(贵州省);④常住人口多于户籍人口,在粤、豫、黔、沪中人口总数最少,故为沪(上海市)。第6题,目前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迁移,并且主要以就近迁移为主,四选项中只有广西流向珠三角地区,与实际最符合,故选D。【误区警示】解答此题易出现的失误:(1)区别不开户籍人口、常住人口概念及相互联系;(2)对我国主要省级行政区的人口相对数量、空间位置模糊;(3)忽略了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迁移方向。(2014·江苏地理·T17、18·4分)1980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2013年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图1是1978年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