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州赵公救灾记》一、课前三分钟:美文诵读: 品味生活 生活,一杯绿茶,虽然很淡,却总有丝丝的清香。茶,需要慢慢品味,生活亦然。 年轻的母亲带着幼小的孩子数着路边的小路;亲密的伙伴带着画夹记录身边的美景;年老的伴侣拉着手看着天边的夕阳。这,很平淡,却很美。美好的一瞬定格在生活的空间,常常会令人感动。其实,这都是生活的真实片断啊。 早晨,从梦中醒来。你看那从东方升起的可爱的太阳,看看沐浴在朝阳下的一切,它很美,这就是生活。父母的一句关切的话语,好友一声真诚的问候,老实一番谆谆的教导,它很美,这也是生活。跌倒后的爬起,失败后的振奋,艰辛的汗,苦涩的泪,这也很美啊!这还是生活。 美无处不在,就看你是否学会了品味生活。 正因为学会了品味生活。司马迁在狱中创下了《史记》。因为他坚信,生活中的困难只有靠奋斗才能征服。正因为学会了品味生活,海轮凯勒没有在一味奢求那“三天光明”,而是用笔杆为自己铺下了一生灿烂,因为她发现:生活难免有残缺,但残缺也能创造奇迹!正因为学会了品味生活,被誉为“江阴张海迪”的吕娟、吕营姐妹在爱心热线里乐此不疲,因为他们懂得,为他人献上一份爱心乃是生活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 你我都是品味生活的专家,那何不快品味生活?品出它苦涩中的酸甜。当“山重水复疑无路”时,何不相信定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迹?当身处逆境时,何不认为这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式的考验?当踽踽独行于沙漠看到剩下半杯水时,何不庆幸地说,我还有半杯呢! 那么,快乐自然会来临。生活,不应当如此吗? 二、专题内涵解说---杂记,杂记类散文在中国古代散文中形成较晚,内容也颇为驳杂,记人记物,记亭台名声,记游山玩水等,皆属于“记”的范围。《越州赵公救灾记》以史家笔法,井然有序地记述了赵抃救灾的全过程,叙述事件有详有略,笔端含情,人因事见,在叙事种表现人物的品德,展示了曾巩散文“纡徐曲折”的特点。三、预习指导:1、早读自修课 20 分钟结合《越州赵公救灾记》注释通读文章。2、利用资料,走进作者。曾巩,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宋嘉佑二年登进士第,儿童时代的曾巩,就与兄长曾晔一道,勤学苦读,白幼就表现出良好的天赋。39 岁的他才考取了进士,被任命为太平州司法参军,踏上了仕途。元丰五年,拜中书舍人。次年卒于江宁府。理宗时追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3、借助注释①,了解文章大意。四、学习目标:1、识记重要的文言字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