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学习要点 一、作家作品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1916 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考入北大哲学系,改名“自清”。1923 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诗坛;1925 年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 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作家。 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主席高度赞扬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初中时,学过他的散文《春》《背影》等;《荷塘月色》写于 1927 年。 二、填写课后练习的表格 (1)本体 (2)喻体 (3)原句 (4)相似点 (1)叶子:(2)亭亭的舞女的裙 (3)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4)圆形,舒展,形态相似 (1)白花:(2)一粒粒的明珠 碧天里的星星 刚出浴的美人 (3)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4)晶莹剔透,忽隐忽现,纤尘不染 (1)清香:(2)渺茫的歌声 (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4)若有若无,清淡缥缈 (1)月光:(2)流水 (3)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4)月光照下和水下流相似 (1)月光下的叶子和花:(2)笼着轻纱的梦 (3)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4)朦胧、恬静、柔美 (1)光与影:(2)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3)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4)悠扬、温馨、和谐 (1)树色:(2)一团烟雾 (3)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4)迷茫、朦胧 (1)灯光:(2)渴睡人的眼 (3)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4)昏暗,没有精神 三、鉴赏、分析课文的景物描写部分 (一)诵读、鉴赏第 4 段 1.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明确:写了荷塘,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月下荷塘美景。 2.提问:作者是怎样从这五个方面描绘这月下荷塘美景的:请找出这些句子,展开想象,阅读品味它的妙处。 明确: (第 1 组)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第 2 组)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