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课题: 第一节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3、向学生展示计算机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额创新意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2、了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强化信息意识。3、计算机发展简史。教学过程 1、引言本章是教材的第一章,这章的内容对学习信息技术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学习使学生有较强的信息意识。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计算机的组成,硬件和软件知识,计算机的安全与病毒防治以及计算机的发展概况。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同学们对中学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同学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2、什么是信息?自从有了人类,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就有了信息交流。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到 20 世纪后叶我们把信息与信息技术交流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来研究。(举例)有关信息、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 (投影) 所谓信息,通常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3、什么是信息技术(投影)一般说来,信息技术是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传输信息的技术。 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很多,可以直接从生产、生活、科研活动中收集和获取信息,也可以从网络、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获取间接的信息。其中计算机网络上收集和获取信息是极其重要的一条途径。 请阅读 P2—P4。4、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由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结合而成的。计算机网络对人类的影响,已经超出了它的技术范畴。信息资源已成为同物质资源同样重要的社会资源。信息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实现资源共享。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信息成为所有人可共享的社会资源。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5、计算机发展简史及特点计算机的发展,从硬件发展来看,从 1946 年开始经过了四代。(投影)第一代 电子管计算机时代。(1946-1957)特点:运算速度慢。内存容量小,使用机器语言编写程序。应用:军事和科研部门的科学计算。第二代 晶体管计算机时代。特点:计算机的可靠性得到提高,而且体积大大缩小,运算速度加快。使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第三代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特点:这是微电子技术的一大突破。体积进一步缩小。速度加快。并有了操作系统。第四代 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