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10-11学年高中历史 2.1《孔子》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

10-11学年高中历史 2.1《孔子》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_第1页
1/4
10-11学年高中历史 2.1《孔子》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_第2页
2/4
10-11学年高中历史 2.1《孔子》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_第3页
3/4
第二单元 第 1 课 孔子【学习目标】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重点难点】孔子的思想核心:礼与仁。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在中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自主学习】一、追求礼乐的一生1、学习礼乐(15 岁):苦研《 》《 》《 》《 》,在礼崩乐坏的情况下,以传承 为己任。2、讲学收徒(30 岁):对“六经”融会贯通,开始收徒讲学,办 的成功使他闻名遐迩。3、从政生涯(51 岁):在鲁国做中都宰,后官至司寇。为了实现恢复 社会的理想,他试图加强 ,削弱 ,抑制 ,结果失败。4、周游列国:率徒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却没被采纳。原因:诸侯争霸,崇尚武力,轻视礼仪。5、献身文化:68 岁后回到鲁国,整理文化典籍、删除《 》,献身于文化教育事业。二、开创儒家思想1、背景:(1)、春秋时期是 社会向 社会转变的时期。(2)、违背 行为司空见惯,人际关系紧张。(3)、孔子决心通过恢复周礼,承担传承文化和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意义。2、内容:(1)、礼的思想:礼及周礼,主张“ ”,匡正社会秩序。(2)、仁的思想: 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仁就是 ,包括仁爱、关怀、体谅、容忍等一切美德。主张以 和礼治理社会,反对苛政。将礼和仁结合,让礼体现仁的精神,让仁有礼的约束。(3)、中庸思想:为了协调仁和礼的关系,提出中庸思想。他认为“ ”,要恰到好处“ ”。(4)、礼、仁、中庸思想是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三、古代大教育家1、教育对象:——有教无类孔子开创 ,让教育对象“有教无类”,并使教育从“学在官府”向“ ”转变,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推动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2、教学目的:——使学生“成人”,言行合乎“忠”、“信”,终成“君子”。孔子“教学目的”注重培养学生高尚品德和服务社会意识,有利于社会发展;但重义轻利,不利物质经济的发展。3、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言传身教(温故知新、举一反三等)4、教学内容:——孔子整理过的“六经”。“六经”成为封建社会的教科书。孔子思想也被整理为《 》,成为儒家经典。四、多后世的影响1、积极意义:(1)对中国:① 政治上,成为封建政治的理论基础(维护一统);② 文化上,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核心内容,有利于修身社建;③ 教育方面,奠定中国古代教育传统,保持文化连续性;(2)对世界:① 汉后,对亚洲,传播...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10-11学年高中历史 2.1《孔子》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