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2.1、花边有多宽(一)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会根据具体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通过“花边有多宽”,“梯子的底端滑动多少米”等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列出方程,体会方程的模型思想,培养学生把文字叙述的问题转换成数学语言的能力。2.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使学生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培养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教学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教学难点如何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方程学情分析本课通过丰富的实例:花边有多宽、梯子的底端滑动多少米 ,让学生观察、归纳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并从中体会方程的模型思想。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方程的概念,但对于一元二次方程没有深入的理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应该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一元二次方程也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学生模型。教学后记教 学 内 容 及 过 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通过实例引入新课1.在开始新的一个单元的时候,要向学生讲清楚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和总体目标,这样可以让学生对本单元的内容做到整体把握和概览。2.进人本单元的第一节:花边有多宽? 板书课题,明确本节课的中心任务。3.播放“花边有多宽”的课件,说明题目的条件和要求,课件要求制作得精美并且可以清楚得显示出各个量之间的关系。4.给学生时间思考:如何明确并用数学式子表示出题目中的各个量?让学生在思考后把教材补充完整。 P41 页的填空题5.让学生回答他们的答案是什么,给予点评,让学生核对答案,可以以学生举手示意的方式掌握全班的情况。6.继续进行下二个问题:板书 P41 页的等式,提出问题:你还能找到其他的五个连续整数,使前三个数的平方和等于后两个数的平方和吗?7.趁热打铁,让学生把教材 p42 页的填空1.认真听讲,对本单元(一元二次方程) 有了一个较好的总体认识,为新的内容的学习作好准备。2.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在教师的引导下顺利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新颖的标题也引起了学生的兴趣;3.很有兴趣地观看课件,对“花边有多宽”的问题产生了很强的探究的欲望,但大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新的任务与原来的认知结构发生冲突。4.对照图形(示意图)认真思考,找到各个元素的数量关系,比较顺利地把填空题补充完整。 5.回答:长为 8—2x。宽为 5—2x,根据题意可得方程(8—2x)(5—2x)=18。6.正整数是学生最熟悉的内容,五个连续整数的性质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受到前面题目的启发,可能会想到可以通过设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