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15.离骚 教案

15.离骚 教案_第1页
1/16
15.离骚 教案_第2页
2/16
15.离骚 教案_第3页
3/16
15.《离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生平,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高尚品质,从而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反复诵读,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3、通过鉴赏重要语句,让学生理解并感受诗中作者的爱国忧民情感及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 教学重点1、 了解屈原生平及《楚辞》的一般特点。 2、鉴赏重要语句,感受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教学难点1、 关键词语的疏通理解。2、欣赏诗中的比喻手法,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 教学方法讲读法、讨论法教具准备录音机 教学磁带 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3 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了解屈原的《离骚》及他的政治理想。2、了解《离骚》在诗歌形式上的革新及“楚辞”体。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衷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 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 2)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3)亲不负楚,疏不负梁,爱国忠君真气节; 骚可为经,策可为史,经天纬地大文章。 4)旨远辞高,同风雅并举; 行廉志洁,与日月争光。)使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影片《屈原》的几组镜头: 屈原被越王放逐,形容枯槁,行吟泽畔,抱石沉江,并配以主题歌曲。 提问 你们知道屏幕上这位历经坎坷,依然忠君爱国的诗人是谁吗?(学生答:屈原)端午节时 民间有一个习俗:吃粽子、赛龙舟(放出粽子,赛龙舟图画)就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位伟大的诗人的。 1二、解题1、关于作者 让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及有关工具书介绍屈原,教师予以补充。屈原(约公元前 340 年-前 278 年)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在中国历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热爱的诗人。1953 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1953 年,屈原以诗人身份同波兰的天文学家哥白尼,法国的文学家拉伯雷,古巴的作家和民族运动领袖何塞·马蒂一道,成为世界和平理事会决定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诗人屈原,生活在时代大动荡,社会大变革的战国中期。当时,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集团的残余势力,在宗国内部和宗国之间进行着内外交错的复杂斗争。据《史记·屈原列传》记载,屈原“博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15.离骚 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