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错题分析教案 8:电场 [内容和方法] 本单元内容包括电荷、电场、电场力、电场强度、电场线、电势、电势差、电场力功、电容器、电容的定义和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决定条件等基本概念,以及库仑定律、静电感应、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规律等。 本单元涉及到的基本方法有,运用电场线、等势面几何方法形象化地描述电场的分布;将运动学动力学的规律应用到电场中,分析解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问题、解决导体静电平衡的问题。本单元对能力的具体要求是概念准确,不乱套公式懂得规律的成立条件适用的范围。从规律出发进行逻辑推理,把相关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处理物理问题。 [例题分析] 在本单元知识应用的过程中,初学者常犯的错误主要表现在:不善于运用电场线、等势面为工具,将抽象的电场形象化后再对电场的场强、电势进行具体分析;对静电平衡内容理解有偏差;在运用力学规律解决电场问题时操作不规范等。 例 1 在边长为 30cm 的正三角形的两个顶点 A,B 上各放一个带电小球,其中 Q1=4×10-6C,Q2=-4×10-6C,求它们在三角形另一顶点 C 处所产生的电场强度。 【错解分析】错解: C 点的电场强度为 Q1,Q2各自产生的场强之和,由点电荷的场强公式, ∴E=E1+E2=0 认为 C 点处的场强是 Q1,Q2两点电荷分别在 C 点的场强的代数和。 【正确解答】 计算电场强度时,应先计算它的数值,电量的正负号不要代入公式中,然后根据电场源的电性判断场强的方向,用平行四边形法求得合矢量,就可以得出答案。 由场强公式得: C 点的场强为 E1,E2的矢量和,由图 8-1 可知,E,E1,E2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大小相同,∴E2= 4×105(N/C)方向与 AB 边平行。 例 2 如图 8-2,光滑平面上固定金属小球 A,用长 L0的绝缘弹簧将 A 与另一个金属小球B 连接,让它们带上等量同种电荷,弹簧伸长量为 x1,若两球电量各漏掉一半,弹簧伸长量变用心 爱心 专心为 x2,则有:( ) 【错解分析】错解:故选 B 错解只注意到电荷电量改变,忽略了两者距离也随之变化,导致错误。 【正确解答】 由题意画示意图,B 球先后平衡,于是有 【小结】 r 常指弹簧形变后的总长度(两电荷间距离)。 例 3 点电荷 A 和 B,分别带正电和负电,电量分别为 4Q 和 Q,在 AB 连线上,如图 8-3,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在 [ ] A.A 和 B 之间 B.A 右侧 C.B 左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