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08考前冲刺备考策略(贵阳六中 蔡曙平)

2008考前冲刺备考策略(贵阳六中 蔡曙平)_第1页
1/2
2008考前冲刺备考策略(贵阳六中 蔡曙平)_第2页
2/2
2008 考前冲刺备考策略 (贵阳六中 蔡曙平)高考临近,在余下的 30 多天里,如何去抓住重点,对知识进行查缺补漏,让自己有充足的信心和完善的知识体系去迎战高考,这是每个考生都应该重视的问题,下面就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一、研究考试大纲,回归教材,对知识体系作网络化整理。近三年来,高考的题型及难度已经趋于稳定,试题中不会出现偏难、偏深的题目,但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它只能在试题的设置上把考生的考分拉开,而考生对知识体系掌握的熟练程度以及对细节的把握必然决定考分的高低,所以考前应该用一定的时间来分析考试大纲、研究教材,让教材烂熟于心。在高三化学的一、二轮复习中,教材的复习整理是按板块来完成的,要想在答题的时候熟练地运用教材知识,必须将各板块间的知识进行网络化整理,也就是使各板块之间的知识脉络相互穿插、相互渗透、相互延伸,如在进行水解知识的整理时,不要只局限于盐类的水解,可以把卤代烃、酯、蔗糖、淀粉、纤维素等能发生水解的物质都放到同一个类别中进行归纳,在淀粉、纤维素的水解中,又可以把知识脉络插入到有浓硫酸参加的反应这一体系中去,这样你就把酯化反应、醇的消去反应,以及各单质、化合物与浓硫酸的反应都放到一个体系中去,甚至接触法制硫酸也可以放进去进行归纳整理,这种整理是一种发散型的思维方式,它的目的是打破原有的知识板块,将你大脑中存留的知识按自己的方式去链接,这样整理过的知识体系就成了一个整体,成了一个网络,这样的知识体系应用在题型的处理中应该游刃有余了。二、善待试卷,温故知新。在高考的冲剌阶段中,很多考生认为一、二轮复习已经结束,后阶段只要大量做题就可以把成绩提升上来,所以把原来已经做过,考过的题目束之高搁,而去做大量的新题,其实题目是永远做不完的,如果只沉在题海中,又不能把题目中考查的各个知识点搞清楚,当头脑中充满了大量不清晰的题目之后,在高考前很容易出现大脑一片空白,感觉自己什么都记不住,什么题都不会做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考试综合症,也容易发展为心理障碍,所以现阶段不能再盲目做新题,要回到自己考过,老师讲评过的试卷中去,在考前梳理考过、老师讲评过的题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梳理是“查缺”而补漏”就要审视老师讲评过的题你是不是真的弄懂了,解题的思维路径是不是清晰考生在实验现象的描述、实验步骤的完善,以及实验设计缺陷的分析上大量丢分,而考生在这等等。在分析试卷时还要刻意去感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08考前冲刺备考策略(贵阳六中 蔡曙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