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单元 中国的区域差异和国土整治1、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掌握国土整治的重要意义和国土整治的重点2、“3S”技术的应用掌握“3S”技术的特点及在国土整治工作中的应用3、水土流失、荒漠化、河流的综合治理、农业低产区的治理掌握各类灾害发生的原因、地理背景、危害和治理,学会分析不同地区各类灾害的原因、危害和治理措施。中国的区域差异和国土整治东部、中部、西部三个经济地带三个经济地带的经济差异中国三大自然区分类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自 然 分 区 的内部差异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东西差异国土整治四个治理三个开发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土地荒漠化的治理水土流失的治理农业低产田的治理河流的综合治理地理背景形成原因治理措施商品农业区域开发商品农业区域开发西南地区交通运输的建设二个建设城市新区的建设地理背景地理背景如何建设开发条件综合开发的措施一个调配: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地理背景如何调配调配的意义( 十个专题 )现代化技术(3S)RSGISGPS区域差异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读我国东部局部图,完成 1~3 题。 1.图中甲和丙地区植被破坏后容易产生的环境问题是A.土地荒漠化 B.土壤盐渍化 C.水土流失 D.酸雨污染2.乙地区发展农业的三大障碍是 ① 旱涝 ②盐碱 ③ 风沙 ④地形崎岖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3.适合丙地区丘陵山区酸性红壤生长的经济树种是A.杉树 B.茶树 C.油松D.樟树下图是“我国东、中、西部部分指标占全国比重示意图”。读图回答 4~5 题。4.图中反映出制约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是① 人才缺乏 ②交通落后 ③资源短缺 ④外商投资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下列措施中,对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见效最快的是A.加大铁路建设力度B.加大政策支持力度C.加大资源开发力度D.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右图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这一结构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一森林一村寨一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据此读图并完成 6~8 题。6.能维持这一生态系统实现“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关键是A.江河B.森林C.村寨D.梯田7.哈尼族人的村寨都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这是因为 A.可以减轻劳动强度B.可以避免洪涝灾害C.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D.可以观赏梯田美景8.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