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 正在菲律宾化(全文)当奥斯卡最佳影片《为奴十二年》主人翁索罗门最终走进家里的那一刹那,他只是一再地道歉。在他被卖为奴的十二年中,缺席了家中所有的甜蜜时刻,道歉是他作为丈夫、父亲、外公的遗憾与后悔的表现,但我心里有另一个猜想:他是为美国内战前的奴隶制度向历史上的所有黑人奴隶道歉。最近台湾主流媒体,对于“台劳”的议论始终没有停歇,生怕台湾子弟在海外做着奴隶般的工作。在菁英定位的财经杂志眼中,台湾正在“菲律宾化”,台湾优秀的下一代,正在海外从事最低阶的打杂工作。媒体没有明说的是,相较于旅美棒球投手王建民、台裔 NBA球星林书豪等台湾之光,该用什么形容词来指称这些人?我认为,说“台湾之耻”语气肯定重了些,但是在餐厅端盘子,甚至当洗碗工,确实不是华人价值观中一份光彩的工作。同一时间,美国国务院的人权报告出炉。调查发现,台湾雇主对于东南亚劳工的剥削,不论是居家照护,或者是海上渔工,曾出现一天逼迫工作时间长达十八至二十小时的情况,远不达标。试问台湾主流媒体,是否曾经好好调查菲劳、印劳、泰劳这么多年来在台湾的血汗故事?有没有如同《为奴十二年》一剧中出现的人口贩卖事实?更不用说,台湾社会对待外来务工人员,是否完全没有任何卑视与不平等状况出现?今日我们所有人到海外工作,除非是投资创业当老板,否则肯定拿的是劳工签证,以藉此申办不同国家的居留权。这样不是台劳,谁是台劳?只是“台劳”这个字眼,在菁英媒体的眼中,实在不能接受。某台湾一流周刊记者曾经在采访赴新加坡餐厅工作的个案时,怯懦地问:“我们在文章中,可能会用到‘台劳’字眼,你能接受吗?”没想到,十多岁的小女生大方地回应说:“我就是拿劳工签证,不是吗?”大家都是正正当当拿劳工签证,且受当地劳工法律法律规范与保护,除非像台湾部分雇主那样侵犯劳工权益,闹上华盛顿人权报告外,我实在不知道,为什么要无限上纲,用自以为是的价值观,来批判这一代年轻人赴海外工作的事实。不只是台湾,全世界都对不起年轻人。西班牙、希腊的年轻人失业率高达五成,埃及年轻人更被逼上街头推翻陈腐政权。台湾年轻人的问题,则在于文凭没有价值,所学非所用。最关键的是,上一代始终灌输这些错误的价值观到下一代身上。此前台湾曾有另一财经周刊大篇幅报道清华大学经济系高材生赴澳大利亚当屠夫的事情。我也想问,当屠夫究竟有何错?假如一个年轻人没有念大学,十八岁成年之后就到海外杀牛杀猪,肯定不会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