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考点31微生物的利用与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依纲排查1.微生物的利用(1)常用的微生物的分离与测定方法有哪些?(2)培养基的种类及配制的一般流程是什么?(3)微生物筛选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计数的常用方法有哪些?2.传统发酵技术及运用发酵加工食品的基本方法果酒、果醋、腐乳、泡菜制作的基本原理及一般操作流程分别是什么?1.理清微生物培养的“5”种基本技术(1)培养基的制备:计算→________→溶化→________→倒平板。(2)无菌技术:主要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3)倒平板操作:待培养基冷却至________左右时,在____________________附近倒平板。(4)平板划线操作:平板划线法是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________________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________________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注意划线的方法(如图)。(5)稀释涂布平板法:先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__________________。2.把握“2”种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方法(1)选择培养基类型①筛选尿素分解菌:用以________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②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用富含____________、添加刚果红的培养基培养。(2)微生物计数的“2”大方法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显微计数法。(3)微生物的“2”大鉴定方法鉴定分解尿素的细菌含酚红指示剂的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细菌→指示剂变红,则该菌能分解尿素鉴定纤维素分解菌3.理清“4”种传统发酵食品的技术食品菌种呼吸类型原理温度果酒酵母菌无氧无氧呼吸产生酒精18~25℃果醋醋酸菌____糖(酒精)→醋酸30~35℃腐乳毛霉等____蛋白酶、脂肪酶水解蛋白质、脂肪15~18℃泡菜乳酸菌____无氧呼吸产生乳酸-题组一聚焦微生物的利用1.微生物利用的相关判断(1)某研究小组从有机废水中分离微生物用于废水处理。接种后的培养皿须放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2013·江苏,18C)()(2)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2011·新课标,39(2)改编)()(3)在琼脂固体培养基上长出的单个菌落含有多种细菌(2011·重庆,2A)()(4)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中,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0以上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2009·安徽,6D)()(5)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后进行灭菌(2013·江苏,18A改编)()2.(2015·江苏,19)做“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实验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高压灭菌加热结束时,打开放气阀使压力表指针回到零后,开启锅盖B.倒平板时,应将打开的皿盖放到一边,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C.为了防止污染,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后应趁热快速挑取菌落D.用记号笔标记培养皿中菌落时,应标记在皿底上3.(2014·新课标Ⅱ,39)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分离等工作。回答下列问题:(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将1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______________。(2)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________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示意图A和B中,________表示的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4)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分析其原因是: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中__________的含量,同时可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____________的利用率。4.(2015·潍坊一模)莠去津是一种含氮农药,在土壤中不易降解,为修复被其污染的土壤,可按下面程序选育能降解莠去津的细菌(目的菌)。请据图回答(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