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经济生活》专题三考点 1:理解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2、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水平低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3、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考点 2:了解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作用 (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 (2)按劳分配的作用 1、(对劳动者)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的创造性,激发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 2、(对生产)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3、按劳分配是对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 4、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 下列表述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A.劳动收入是按劳分配收入 B.在公有制前提下 , 等量劳动必然获得等量报酬 C.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居主体地位 D.按劳分配实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考点 3:了解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与个体经济相适应 (2)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受益分配。(生产要素有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 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 2.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大任务,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获得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属于 A.按劳分配 B.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按劳动要素分配 3.王某大学毕业后分配在某国有银行工作,月薪 1500 元。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王某辞职花钱购买了一辆出租车,从事旅客运输,月收入达到 3000 多元。后来,王某用手中积累的资金炒股,获得收入 150 万元。王某的这些收入依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