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四首学习目标学习提示1.知识目标:①理解四首词各不相同的表现特点,体会婉约、豪放派各异的风格。②理解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景中见情、层层铺叙的写作方法及用典化句、借古喻今等表现手法的作用。2.能力目标: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3.情感目标: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净化自己的情怀,树立爱国、报国的宏大志向。1.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2.理解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景中见情、层层铺叙的写作方法用典化句、借古喻今等表现手法的作用。[教材实例探究]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下列对文中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风流人物:有文采有功绩的人物;故垒:古老的城堡。B.雪:比喻浪花。英发:勃发。C.纶巾:黄色的毛巾。强虏:强大的敌人。D.故国:故地。尊:通“樽”。解析:“纶巾”的意思应为“古代配有青丝带的头巾。”答案:C2.对词中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的作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全词在豪放的气势中夹杂着婉约,以便形成刚柔并举的风格。B.以美人烘托英雄,更能衬托周瑜潇洒的风姿。C.把十年前周瑜娶小乔的事实集中写在赤壁之战之时,突出周瑜年轻有为,才华横溢。D.这样写便于使人联想到:赢得这次抗曹战争的胜利,乃是使东吴据有江东、发展胜利形势的保证,否则难免出现如杜牧《赤壁》诗中所写的“铜雀春深锁二乔”的严重后果。这可使人意识到这次战争的重要意义。解析:其分析正如其余三项所说,而不是“在豪放的气势中夹杂着婉约”。答案:A3.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大江东去”三句,先写景,为英雄人物出场作铺垫,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时空背景,气魄极大,笔力非凡。B.“故垒”三句,忆三国时著名的一段史实,即周瑜在长江南岸,指挥了以弱胜强的赤壁之战。C.“江山如画”二句,总写当时出现的三国英雄,如曹操、孙权、诸葛亮、周瑜等等。D.“羽扇纶巾”写诸葛亮。诸葛亮手摇羽毛扇,头戴纶巾,和周瑜一道用火攻打败曹操,有“儒将”之风。解析:“羽扇纶巾”不是写诸葛亮,而是写周瑜,形容周瑜的从容娴雅。“羽扇纶巾”是古时儒将普遍的装束。用心 爱心 专心1答案:D 规律发现诗句中词语意义的准确理解是理解鉴赏诗歌的基础,一定要结合语境准确把握词语的意义。典故的作用一定也结合作者的意图去分析。在整体把握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判断。积累运用一、学海拾贝用典也叫用事。它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