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 讲 电磁感应现象、楞次定律教学目标理解电磁感应现象,知道磁通量,会运用楞次定律 重点: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难点:楞次定律知识梳理一、磁通量1. 它是判断是否产生电磁感应、感应电动势大小的计算、感应电流通过导体截面的电量的计算等等的基础,所以必须清楚磁通量的概念及其变化。2. 由它的物理意义“表示穿过某一面积的磁感线条数”来理解它是标量。3. 其定义式最好记为: =BS⊥或 = B⊥S能强化理解 B 与 S 的“垂直关系”,即 S 应为“垂直面积”——“有效面积”。4.引起磁通量变化的主要原因:(1) B 的变化;(2)S 的变化(切割情形。这是引起电磁感应中的力学问题、动量问题、能量问题的主要原因)5. 磁通量、磁通量的变化量、磁通量的变化率的区别磁通量磁通量的变化量磁通量的变化率物理意义某时刻穿过某个面的磁感线的条数某段时间内穿过某个面的磁通量变化穿过某个面的磁通量变化的快慢大小Φ=BSn,其中 Sn是与 B 垂直的面的面积ΔΦ=Φ2-Φ1ΔΦ=B·ΔSΔΦ=S·ΔB=B或=S注意若穿过某个面有方向相反的磁场,则不能直接用 Φ=BS 求解,应考虑相反方向的磁通量抵消后所剩余的磁通量开始时和转过 180°时平面都与磁场垂直,穿过平面 的 磁 通 量 是 一 正 一负,ΔΦ=2BS,而不是零既不表示磁通量的大小,也不表示变化的多少.实际上,它就是单匝线圈上产生的电动势,即 E=附注对在匀强磁场中绕处于线圈平面内且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轴匀速转动的线圈:① 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平行时,Φ=0,但最大② 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垂直时,Φ 最大,但=0Φ 大或 ΔΦ 大,都不能保证就大;反过来,大时,Φ 和 ΔΦ 也不一定大.这类似于运动学中的 v、Δv 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二、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既可用右手定则,也可用楞次定律。1. 右手定则:适合于判断导线切割磁感线的情形。用右手定则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不要仅仅停留在应用上,还要对电流的形成理解其实质,即导线中的自由电子随导线一起做定向运动,于是在洛仑兹力的作用下就会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即,在利用右手定则的同时,也要和左手定则进行联系。2. 楞次定律(1)定律中所说的“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就是指的原磁场的磁通量的变化。(2) 定律中所说的“阻碍”并非“阻止”。 ① 原磁场的磁通量变与不变、以及如何变,不受感应电流的磁场的限制。当原磁场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