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 1 讲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及曲折发展【高考目标定位】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点搜索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中 华 人 民 共 和国的成立民 主 政 治 制 度的建设① 政治协商制度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④ 1954年宪法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文 化 大 革命”①“文化大革命”的原因②“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③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改 革 开 放 以 来民 主 与 法 制 的建设① 法制走向健全②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③依法治国的意义【基础知识梳理】一、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1.前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 标志:1949 年 10 月 1 日,国家领导人宣誓就职和开国大典的举行。(2) 意义: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已经结束,中国进入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2.历程: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大制度的建立和发展。(1)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进一步民主化的标志。(2)1949 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一届人大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任务宣告结束,作为统一战线组织形式,其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1956 年,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着这一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这调动了民主人士的参政议政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3)1949 年的“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54 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这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二、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1、“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1)“文革”发生的原因:①党内“左”倾错误越来越严重;②民主法制不健全,个人崇拜现象愈演愈烈;③毛泽东错误地认为中央出了修正主义,面临资产阶级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