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单元知识网络】 【专题归纳整合】1、全面认识“中体西用”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语。19 世纪 60 年代以后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中学”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指近代传入中国的近代自然科学和商务、教育等社会科学。它主张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采用西方的自然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具体办法来挽救统治危机。张之洞于 1898 年 5 月出版《劝学篇》,对洋务派的指导思想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重申“旧学为体,新学为用”,反对政治制度的改革。它是封建主义文化和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结合的产物,对近代中国的政治思想产生过较大影响。早期对于冲破封建顽固派的阻挠,引进西方自然科学,促进中国工业军事的近代化和新式教育的产生发挥过积极作用,后期成为清统治者对抗资产阶级维新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高考题分析】(本栏目内容以近年各省高考试题为主,数量 2-4 个均可,既可包括选择题,也可包括问答题和材料题,但以选择题为主。)2、全面认识维新思想维新思想分两个阶段:19 世纪 60 年代以后产生的早期维新思想和 19 世纪 90 年代的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思想。(1)早期维新思想的特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提出一些具体的改革主张;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更没有付诸实践。(2)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起来;把维新思想转变成为维新变法运动。(3)康梁维新思想和早期维新思想的关系:早期维新思想事康梁维新思想的基础,集康梁维新思想事对早期维新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其区别是:早期维新思想没有形成完整和理论和付诸行动,而康梁维新思想不仅提供了具体的改革方案,使变法思想形成完整的理论而且与民族危亡相结合,发展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4)维新变法思想再近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政治上有力的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在思想文化上,促使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敢于放眼世界,追求新思想,特别事进化论和资产阶级平等学说的理论进一步传播开来,起到了巨大的启蒙作用;在经济上,使资产阶级大受鼓舞,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近代思想解放潮流时间派别代表阶级主张实践结果19 世纪四五十年代抵抗派地主:师夷长技以制夷未实践19 世纪 60—90 年代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洋务运动,最终破产19 世纪末维新派救亡图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