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1高中政治 4.11.2社会历史的主体导学案 新人教必修4

2011高中政治 4.11.2社会历史的主体导学案 新人教必修4_第1页
1/3
2011高中政治 4.11.2社会历史的主体导学案 新人教必修4_第2页
2/3
2011高中政治 4.11.2社会历史的主体导学案 新人教必修4_第3页
3/3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第二框 社会历史的主体 导学案【学法指导】1、课前,通读课本,搞好勾画,初步掌握重点内容,把握教材体系。2、课堂上,根据导学案,积极合作,互相探讨交流,高效展示点评,分层达成目标。【学习目标】1、 识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2、 坚定群众立场,坚持群众路线,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培养尊重劳动、热爱人民的情感。【学习重难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预习案】1、 我们可以从哪几方面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 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基本内容是怎样的?3、 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4、你能说说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基本内容是怎样的?5、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有什么样的实践意义?【探究案】探究一: 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有三种: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即物质生产活动;变革社会的实践;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践,“民以食为天”,哪一种实践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参与实践的主体是谁?所以,社会历史首先是 的历史,是 的历史。探究二: 看人间,哪一寸土地不是人民开,哪一片庄稼不是人民栽,哪一间房屋不是人民盖,哪一部机器不是由人民来制造,哪一种商品不是由人民来生产……从上面的诗歌中你能品味出什么?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有什么作用?探究三: 有同学提出:杂交水稻是由袁隆平培育的,《阿 Q 正传》是鲁迅写的。许多科技发明、文艺作品都是个人的成果。这一现象与“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创造者”这一观点是否矛盾?(学法指导:实践具有社会性;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探究四: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只因 29 年前这里的 18 位农民冒险按下“包产到户”的手印,秘密签下“生死契约”,率先实施了“分田到户”的土地承包制改革,而被载入中国改革开放史册。这场改革后来得到政府的认可,推广到全国。“大包干”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随之而来的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发展的“黄金期”。 思考:这属于什么方面的变革?有何作用?【课堂小结】见幻灯片【检测案】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中,总结我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时指出:“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回答 1~3 题。1.下列对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1高中政治 4.11.2社会历史的主体导学案 新人教必修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