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高三生物总复习教案 第 35 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教学案【考纲要求】种群和群落 考纲要求(1)种群的特征(2)种群的数量变化(3)群落的结构特征(4)群落的演替ⅠⅡⅠⅠ【考点分析】知识点试卷类型分值题型(1)种群的特征(2)种群的数量变化2007 重庆2选择题2008 浙江2选择题2008 四川2选择题2009 宁夏4选择题2009 广东2选择题2009 广东2 选择题2009 安徽2 选择题【考点预测】本知识点事学习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基础,单独出现试题的可能性比较小,主要是与群落和生态系统联合考察,主要考察的是种群的特征以及种群增长的曲线,主要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知识梳理】一、 种群二、 种群的特征1、 种群密度2、 出生率和死亡率3、 迁入率和迁出率4、 年龄组成和性比三、 种群的数量变化1、“S”型增长曲线2、“J”型增长曲线3、意义【重点解析】一、 种群的特征种群的特征包括数量特征、空间布局和遗传特征等。种群的数量特征主要有种群的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1、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体积内某一种群全部个体的数量,它是种群最基本的参数。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差异很大;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是可变的,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也有差异。调查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1)样方法:是指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这种方法常适用于对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2)标志重捕法:是指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定期限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个体占总捕获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这种方法适用于不断移动位置的动物种群的调查。假设该种群的总数为N,则N= 重捕总个体数×当初标记的动物数目 重捕动物中有标记的个体数2、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段的个体数目的比例。种群的年龄组成主要有三种类型:类型种群构成特点发展趋势图示增长型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稳定型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衰退型老年个体很多,幼年个体很少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1)增长型:种群中幼体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的密度会越来越大。(2)稳定型: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